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27篇
科学研究   8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近年来,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抓正面报道目标明确,始终将主题报道作为重中之重,在如何增强感染力,提高报道质量,扩大影响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尤其在提高正面宣传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李静海副院长到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视察工作。视察中,李静海副院长对信息中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2点意见和2项要求。李静海副院长说,信息中心要进一步明确定位,除了为整个中科院上海地区、为生科院做好服务外,还要与中科院各地区、各所和国内其它信息中心相互交叉、合作、互补;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需要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正>最早提出微课程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其于2008年首次创建了微课程。微课程自诞生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其主要特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情景真实、短小精悍。如今,微课程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得到运用。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笔者近年来亦展开了相关的实践和研究,收效颇丰。一、微课程的内涵及特点1.微课程的内涵界定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自然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对平均分是不在意的,常常需要教师不断强调与提醒,这是什么原因呢?深入分析,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没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这一分数概念中的本质。瑞典教育家马登的现象图式学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鉴别,学习认识事物或现象就是从对象中区分出一些主要的特征,并将注意力同时聚焦于这些特征。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学生所能同时经验到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职生权责意识调查问卷,对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权责意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认识高职生权责意识的总体表现水平及表现方式以及影响高职生责任意识的相关因素,以促使学校明确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拓宽高职学生的权责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促进高职生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标分解术     
许峰 《辅导员》2011,(Z1):109
9月19日今天,在开始讲话前,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一位名不经传的选手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许多记者蜂拥而至,问他何以脱颖而出。只见他淡淡一笑,说道:"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个"矮个子"只不过是在故弄玄虚,因为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较量,速度与爆发力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牵强。  相似文献   
8.
刘晓红 《甘肃教育》2011,(17):36-36
学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定时定量地吸收、消化新的知识,这一目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强化目标意识,使教学大纲要求具体化,教学内容明朗化,学习水平层次化,能力要求外显化,  相似文献   
9.
善问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率,围绕着教学重难点环环相扣,学生才可能各个击破重难点,教师会浅处深问,在无疑处激疑,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故意巧设一些障碍,使问题富有启发性、新颖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包含了丰富的政—校关系改革的内容,载明了我国未来10年政—校关系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基于我国的国情,有必要对我国政—校关系改革中若干关键词加以明辨.其中,“权责转移”更需要考虑政—校权责的非线性转移问题;“自主管理”的改革设计中,应十分注重“绩效换自主”的机制建设;而“政府转型”的根本,则重在提高政府行为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