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462篇
科学研究   31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桂”,“鸾风”,“桃李”三种意象在李白的咏物诗中具象征性,诗人咏“松枝”以象征自己的高洁人格,描绘“鸾风”以表达自己的凌云之志;借“桃李”来高刺趋炎附趋势的小人品格,这三种意象从正反两方面体现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2.
祝大彤 《武当》2003,(6):17-18
放松周身上下九大关节,是太极拳技艺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重视习练。 松踝 踝是脚与膝中间部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节。在九大关节中,它属于脚以上八大关节。中间拐弯的关节是下肢四大关节,上下联通的重要部位。 踝的位置仅次于脚,没有脚踝  相似文献   
3.
4.
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亨利伯爵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开战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我们的军队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  相似文献   
5.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4,(12A):12-14
这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2004年在杭州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本节课在如何科学地体现“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和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等方面将给我们以诸多的启发,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相似文献   
7.
从静电场的性质出发,结合矢量代数运算的结论,介绍静电场的唯一性定理,以及其在分析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课改的今天,我们提倡“以读为本”,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回归,又是把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理念的体现。《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是一篇体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和谐统一的好文章。可是,由于文中描述的事件的时代久远。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感情、送别情景以及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难以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9.
守气为根基     
颜予生 《武当》2003,(7):55-55
“松、静、自然”是内功入门要领。松者放松之意,只在放松全身,利于感应各部位变化。静是思虑的安静,无思无想,才能感应并觉知各部位的不同变化与状态,气血的正常状态、运行,不思善恶是非的本来状态。自然是指平常的不加思  相似文献   
10.
张晓强 《贵州教育》2009,(10):34-35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是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和同为一家》一课子题目,它是该课的“重头戏”,其与“天可汗”、“点苍山会盟”一道,记录了大唐和周边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的这段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