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生作为我国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整体科研水平。因此,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而达到促进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针对矿业类高校能源动力类新兴学科的研究生拔尖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介绍其研究生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强化研究生培养梯队建设、以科研项目带动科研激情、积极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以拓宽视野、贯彻组会制度进行研讨等,并对其培养成果及质量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与不足,为矿业类及其它行业理工科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建立的能源动力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以及该系统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以仿真实验系统为媒介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实际工程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理论课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能源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提高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竞争力,三峡大学结合该校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对学校新建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了改革,提出“弱化专业方向,提炼专业共性,增厚专业基础”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建立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实践表明,本次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能源动力系统中CO_2减排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了以化石能源动力系统中温室气体控制的革新与制高点为主题的第56次双清论坛。围绕能源动力系统中减排CO_2相关的燃烧、碳迁移、分离与埋存、系统集成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年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燃烧革新与CO_2回收、能量转换与碳迁移过程的耦合、CO_2运输和埋存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能源动力系统与CO_2控制集成等,并就前沿和交叉科学问题研究、组织实施重大研究计划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当代高校的立身之本。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实践证明纯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目标,因此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教育理念被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该文以大连理工大学流体力学课程为例,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思政元素、实践课程思政,旨在为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分析能源动力类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专业综合实验缺乏是制约能源动力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结合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开展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按照"顶层设计、虚实结合、开放创新"的教学理念,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重新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分析各个专业方向现有实验教学的不足,从"虚实结合"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开放的船舶动力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开放自主式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招生考试通讯》2008,(Z1):67-68
花语菊花隽美多姿,不以娇艳姿色取媚,而以素雅坚贞取胜。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更爱它那凌霜盛开的清秀神韵。能源动力类专业便宛若菊花,凭借其"国民经济建设先行军"的角色而"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焕发着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发展既推动新兴产业、新兴学科的发展,也推动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新工科人才要有应对全球化发展的适应力和胜任力,要主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全球化视域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源动力类学科为例,探索建立"卓越工程师培育平台""学业指导工作平台""人文素养提升平台""创新能力提升平台""挂职实践锻炼平台""海外交流培养平台"等六大人才培养平台,全方位提升全球化视域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该文阐述了OBE教学模式意义及应用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中显著效果,详细论述了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创新实验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内容,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以行业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创新类课程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瞄准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和创新的课程目标,剖析此类课程特点以及课程考试的重要性,探讨了全过程、多元化、多方位的考核模式,为实现教、学、考一体化融合,进而为实现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