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9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对水分胁迫的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实验 ,研究表明 :①可将土壤持水量的 4 0 6 89%~ 5 5 79%和 79 99%作为叶片缺水及最适的外部形态指标 ;②干旱可以使株高低 2 2 5 6 %左右 ,而短时间内水分一直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 ,对玉米的株高影响并不大 ;③比叶重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 ,到田间持水量的 79 9%时达到最大值 ,随着湿度的进一步增加 ,比叶重反而略微变小 ;④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 ,吸收辐射率则受叶片湿度与厚度的影响 ,当土壤湿度达到持水量的 79 99%时 ,叶片吸收辐射率可达到 80 %左右。在此研究基础上 ,给出了包含浓度、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夏玉米叶片生产力计算公式 ,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区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为当地政府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地区产业与用地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宏  郝晋珉  郭力娜  高红梅 《资源科学》2010,32(11):2145-2151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方法研究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要素与产出的空间集聚状况,并依据不均衡发展理论构建其产业与用地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黄淮海地区产业发展经济投入和产出而言,该地区人口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则表现出比较分散性;由于土地具有固定性和基础承载属性,土地空间配置的分散性必然导致其它生产要素不能按照最优方式进行配置,进而导致区域产业发展的低效性。鉴于国外发展经验和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该区域非农经济建设进入大力发展大都市圈与都市带相结合的网状聚集发展阶段。依据点轴发展理论及黄淮海地区各市非农社会经济建设竞争力和主要交通状况分析,区域非农产业和用地在空间上呈现出"两横三纵四心"集聚发展模式,其它地区为农业生产和农地生态保护集聚发展区。本文构建黄淮海地区农业和非农产业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的实质就是为了加强区域内部地区间农业生产和非农经济建设的分工与协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减少经济建设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和缓解当前土地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3.
1.沿海滩涂上的“高效农业” 在环渤海沿海滩涂地区,以对虾、海蟹养殖与增殖为主要方式的池塘高效型农业区构成了现代农业生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玲玲  吕厚荃  方利 《资源科学》2014,36(4):782-787
基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A1B)下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的黄淮海地区1951-210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和1971-2000年逐日站点气象资料,结合夏玉米不同发育时段对温度、降水和日照的需求,在前人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对1951-2100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2100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之前黄淮海大部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高于0.80,河北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等地出现小幅上升;2011-2040年夏玉米气候适宜度开始下降,大部地区降至0.65~0.75,之后下降趋势越来越剧烈,至2071-2100年大部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仅为0.45~0.50。夏玉米拔节-抽雄和抽雄-成熟期对水热条件变化较其它发育期更为敏感,气候变化中这两个发育时段降水和温度适宜度的急剧下降是导致夏玉米气候适宜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黄淮海夏玉米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水分胁迫的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实验,研究表明:1、可将土壤持水量的40.689%-55.79%和79.99%作为叶片缺水及最适的外部形态指标;2、干旱可以使株高低22.56%左右,而短时间内水分一只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对玉米的株高影响并不大;3、比叶重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到田间持水量的79.9%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湿度的进一步增加,比叶重反而略微变小;4、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吸收辐射率则受叶片湿度与厚度的影响,当土壤湿度达到持水量的79.99%时,叶片吸收辐射率可达到80%左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包含浓度、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夏玉米叶片生产力计算公式,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区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为当地政府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地区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志宏  梁流涛  郝晋珉 《资源科学》2009,31(10):1779-1786
就当前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或市场价值形态核算农业用地利用集约度的缺点,本文引进能值分析科学合理计算黄淮海地区农业用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投入集约度整体上显著高于我国农业生产平均投入水平,而且其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该地区属于我国农业生产中集约利用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综合能值集约度有所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民外出劳务比较多的地区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②2001年~2005年黄淮海地区农业资本劳动能值比率值显示出其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显著高于全圆平均水平并且增长迅速,说明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以先进的生产工具取代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人畜为主的劳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③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出黄淮海地区各地资本劳动能值比率分别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成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利于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7.
我国植物油年产量约1000万吨,而年需求量达2000万吨以上,食用油脂短缺是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严重问题。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500万亩左右,总产近1500万吨,约占油料作物总产的50%,出口量占世界花生贸易总量的40%以上,在我国食用油脂供应、食品加工、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地位。黄淮海地区是我国花生主产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中国气候区划图将黄淮海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4个气候子区域,利用该区域气象站点1961年-2008年的降水数据计算出子区内各站点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雨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简称SPI);通过各子区站点的SPI差异分析了研究区内发生干旱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格局。结果表明:在3个月尺度上,A区、B区发生严重、极端干旱的频率较高,然而整个研究区发生总体干旱的频率没有明显区别;在6个月尺度上,A区、B区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C区、D区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较低,其中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等级干旱的频率较高;在12个月尺度上,A区、B区发生总体干旱的频率较高,C区、D区发生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的频率较高;就季节性干旱而言,在3个月尺度上,4个子区域发生各等级干旱的频率也存在较大差别。此外,从12个月尺度SPI值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来看,1962年-2008年全区干旱有轻微加重的趋势,且整个研究区及其各子区域干旱变化趋势处于波动中,全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有明显加重趋势,70、8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抽雄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利用Licor-188B和Licor -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和作用的影响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冠层光和生产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当叶面积指数为5时,水肥适宜状况下黄淮地区夏玉米日总光合量变化在95g.m-2至105g.m-2&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10.
在玉米抽雄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利用Licor 1 88B和Licor 6 2 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状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冠层光合生产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 :当叶面积指数为 5时 ,水肥适宜状况下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日总光合量变化在 95g·m- 2 至 1 0 5g·m- 2 之间 ,最高值出现在河南和山东两省交界处 ;当土壤湿度下降至田间持水量的 4 0 %时 ,该地区冠层光合日总量平均降低 5 0 %左右 ;水分胁迫对不同地区冠层光合日总量存在不同的影响 ,在夏玉米抽雄期水分胁迫对山东省玉米冠层光合日总量影响最大 ,水分增产潜力最高 ,此时为夏玉米水分关键期 ,及时灌溉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