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注重实效,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概述了电子科技大学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所开展的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讨论了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互关系和互补,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初探     
在升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家长会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正在“变味”。为了使家长会起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的作用,笔者认为:①做好规划追求实效;②分批召开家长会;③让家长感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3.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电类专业在电路理论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学内容不受影响,有不少同行作过探讨,笔者在提高课堂授课的时效和实效上进行了探讨,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授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理论、注重实用,同时重视作业环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草地管理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与大气间水汽交换量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温性草原区域选取相互毗邻的三块不同管理利用方式(放牧,围封禁牧和开垦)草地,利用连有同化箱的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LI-6 400),对生态系统蒸散过程进行了全天测定。结果显示,草地围封禁牧和开垦均显著改变了植被群落特征,相比放牧样地,围封禁牧样地蒸散增加了28.01%(P0.01),而生长C4作物的开垦样地的蒸散量则下降18.62%(P0.05)。各利用管理方式草地的气温,空气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在日间的动态变化均能较好解释蒸散速率的动态变化,其中气温对生态系统蒸散速率的影响具有昼夜差异性,夜间蒸散速率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敏感性显著低于白天。研究表明,草原区域人类管理利用方式差异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区域地表与大气间的水汽交换。  相似文献   
5.
1977-2010年柴达木盆地地表潜在蒸散时空演变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嘉琪  任志远 《资源科学》2014,36(10):2103-2112
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 模型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各站点的潜在蒸散量(PE),利用Sen 趋势、Mann-Kendall检验、EOF模型分析了1977-2010年研究区内PE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地表湿润特征的异常空间分布,结合R/S分析模型对PE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各气象要素对潜在蒸散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34年来柴达木盆地潜在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在1988年前后发生突变。由于气温呈上升趋势,该地存在“蒸发悖论”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PE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年际变化倾向率为-3.31mm/10a。未来变化中,大部分地区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因而暖湿化程度将减弱。柴达木盆地地表湿润特征的空间分布长年都保持着东部较湿润西部较干旱的分布型,近年来该种空间分布型变化趋势愈加明显。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柴达木盆地PE变化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从气候角度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相当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原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明显。利用西北 91个气象台站 40年的气象资料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从降水量、潜在蒸散 (蒸发力 )、干燥度等气候指标 ,分析了西北不同地区的干湿状况和水分盈亏量 .所用资料详实 ,为西北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评估和合理调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和热传输机理及区域蒸散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建立了估算土壤 植被 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模型 ,并且在华北平原中国科学院两个农业生态试验站设计了 3个试验 ,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 .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瞬时通量观测基础上建立的植被冠层光合 导度 蒸散耦合模型 ,它模拟的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第二个模型为一维 3层的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此模型成功用于模拟 1 998— 2 0 0 3年度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深层入渗和蒸散过程 ;第三个模型为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模型 ,它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同步观测而建立 ,本模型可以监测区域地表的干旱状况 ,用于估算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 .  相似文献   
8.
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其突变特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根据渭河流域21个气象站1959年-2008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选取FAOPenman-Monteith法计算各站潜在蒸散量,然后采用Spline插值法生成流域潜在蒸散量分布图,并利用Mann-Kendall法分析各站年潜在蒸散量长期变化趋势,最后采用Pettitt法对各站年潜在蒸散量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平均年潜在蒸散量在779.1~1017.6mm之间,空间分布总体趋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其中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近50年来流域大部分地区潜在蒸散量呈增大趋势,西安周边小部分中下游地区出现减小趋势;流域年潜在蒸散量有两个偏大期和一个偏小期,各季值与年值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其中夏季和春季对年值贡献最大;13个站点年潜在蒸散量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检测到突变点,15个站点年值在1993年、1994年发生明显增大突变,4个站点在1978年、1979年出现明显减小突变。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检验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和检验学生运用理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以五保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的实践探索中,通过创造条件让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参与五保村建设活动,经过事后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与利他问题;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内容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娟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53-5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女生身体意象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女生身体形态基本正常,趋于偏瘦体形;高校女生对自己的外表评价为偏负向的态度,在肥胖焦虑程度上较低;绝大多数高校女生主观上将自己的体重归于"肥胖"之列;高校女生对身体各部位基本满意,其中最满意的部位集中在面部,最不满意的部位集中在下部.高校女生理想体形与实际体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理想体形明显瘦于实际体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