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Organizations face increasing pressure to implem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within a variety of busines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Many perceived benefits surround AI, bu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repidation also exists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of AI to replace human employees and dehumanize work.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future of work in the age of AI are particularly salient in pre-adoption organizations, before employee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ain direct experience with AI. To cope with this potentially stressful situation, employees engage in cognitive appraisal processes based on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personal use of AI. These pre-adoptive appraisals of AI influence both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attitudes, which in turn trigger behavioral responses that influence an organization’s ability to leverage AI successfully. Our survey of 363 Taiwanese employees shows that perceptions of AI’s operational and cognitive capabilitie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attitudes toward AI, while concerns regarding AI hav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affective attitude only. Interaction effects of employee knowledge and affective attitude are also observed. This work’s main contribution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mpirically-tested model of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AI on organizations from an employee perspective in the pre-adoption phase. These results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how organizations prepare for the arrival of this transformativ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
3.
外语教学课堂中的游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习得的过程以及习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从习得者心理上,特别是情感上加强过滤作用,因此语言教学的过程应当最大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来降低这种过滤作用对习得的迁移作用。语言教学课堂中的游戏绝不仅仅只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打发教学任务完成时间的工具,而恰恰可以鼓励习得者在不知不觉之间真正地用语言交流。本文通过对一些常用的具有很高调适性的语言教学课堂中的游戏的总结,希望使语言课堂中的游戏在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成为语言教学以及教学者和习得者之间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谈中式英语多余词、重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式英语出现在我国各类出版物的英译文中,其中多余词、重复词尤其严重.其原因有二:一是对原文理解不透,只顾字面上对应;二是对英语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这种译文有两个弊端:外国读者会产生误解;甚至违反英语的词法、句法.为避免中式英语多余词、重复词现象,可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取两种措施:(1)替代 (2)过滤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液压系统中滤芯寿命监测的相关问题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滤芯寿命自动监测装置方案。对滤芯寿命监控系统的主体结构和控制器的结构进行设计分析,应用物联网技术,采用无线自组网模块进行通信。系统实现了对滤芯寿命自动监控功能,并通过物联网将上位机与各个监测节点相连接,实现范围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国外图书馆焦虑研究的分析,同时结合本民族实际情况,对公共图书馆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分析了图书馆焦虑的几个障碍因素,如馆员障碍、位置障碍、资源障碍、情感障碍和图书馆舒适度等,并对每一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鉴于当前基于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使得基于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显得日益重要。讨论从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方案,并对入侵检测系统中主机检测器基于多代理的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难点解析。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利用Matlab与DSP技术相结合的FIR数字滤波器的软件、硬件实现方法、文中采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给出了低通滤波器的Matlab仿真波形,介绍了在DSP硬件系统中的实现过程,实现了对信号的FIR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9.
在系列帧图像中对运动目标以直方图为模型的模板方法进行匹配,由于模板匹配计算量非常大,要想在整幅图像中对目标进行搜索匹配,同时又要达到实时是不可能的。我们对目标状态进行可靠的估计,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完成对模板的搜索,Kalman滤波器就是一个对动态系统的状态序列进行线形最小方差估计的算法。通过以动态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来描述系统,它可以将任意一点作为起点开始观测,采用递归滤波的方法计算。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可实时计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邓文  万金保 《科技广场》2004,(11):76-77
本文讨论了在逆变电焊机中不同用途的电容特性及选用规则,以及预防早期失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