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429篇
科学研究   14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灾害是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进化的 ,并可从中国古代天、地、人思想阐释其成因 ,我国历史上的农业灾害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教会对战地的慈善救济--以民国时期的湖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湖南的兵灾主要发生在南北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湘的教会力量积极参与每次重大的兵灾救济,通过治疗伤病兵、救济难民生活等方式,缓解了战争给社会正常运转带来的压力.教会进行的兵灾救济还在推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培植非国家力量、增进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教会的兵灾救济活动是湖南近代灾荒救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农民建房救灾资金分配的社会认可程度的分解,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分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格栅获取法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的基础上,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从而得到基于公众认可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以陕西省华县渭河水灾后农民建房救灾资金的分配效果为例进行了验证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建议借助于现代管理手段,建立我国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综合决策系统,以利于提高减灾与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在法律、煤矿管理和制度设计上存在问题,加强并预防矿难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加强法制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并进行监管教育,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  相似文献   
6.
灾难电影一般指将重大的自然与人为灾难作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灾难电影作为西方电影界一种重要电影类型,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与娱乐效应赢得极高的票房价值与观众群,具有极高的商业与艺术价值。国产灾难电影在我国可分三个发展阶段,近年呈较快发展态势,汶川地震以来已成为创作热点。《唐山大地震》引起了学界对国产灾难片的热切关注,其创作经验及研究状况需要梳理、总结与关注。  相似文献   
7.
由于选修校际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高校,其专业背景差异很大,所以校际公选课与校内公选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很大不同。本文以“地震与地震灾害”课程为例,详细分析了校际公选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加强武汉城市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矿难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焦点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多角度、各层面的研究。对矿难的研究,涉及我国矿难的现状、矿难发生的原因、预防矿难的对策、以及治理矿难的措施。这些研究对于了解我国矿难的产生根源,做好矿难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随机抽样问卷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陕西省略阳县不同居民对地震灾害的感知作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略阳县居民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度偏低,位于2、3等级的占居民总数的83.1%;(2)不同类型居民对地震灾害感知的差异性显著,表现为男性认知度略高于女性,大专以上,高中(中专)学历居民相对其他文化程度居民认知度较高,公职人员、学生、商业者相对其他类型认知度偏高;(3)略阳县居民获取震后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视(81.2%的居民)和政府信息发布(72.7%的居民),存在传播渠道和内容的不对称现象。不同居民地震灾害感知的研究,对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