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恭城月柿整形修剪技术引进示范。成效显著,供种植户参考应用,整形修剪的方法、步骤、修剪要点。  相似文献   
2.
碑刻不仅作为历史文献的载体,其本身亦应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通过利用广西恭城的碑刻资料讨论碑刻的制作与篡改过程,着重探究刻工群体、碑刻制作成本与象征意义的生成,以及碑刻篡改背后地方社会的运作实态,并进一步提出地方社会中碑刻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核柿是闽东地区主要名、特、优产品,长期以来深受群众喜爱,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根据多年来无核柿栽培管理的实践,对其生产管理技术进行总结整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水提树酯吸附法提取分离柿叶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柿叶中提取具有降血压功能及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柿叶黄酮 ,通过提取溶剂和吸附树脂的筛选 ,选用 p H为 1 3的水作溶剂 ,成本低 ,工艺安全、简单 .然后用 YF- I树脂吸附 ,乙醇洗脱 .提取获得的粗黄酮 ,其组份通过纸色谱和紫外光谱比较与有机溶剂提取法基本相同 ,且具备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甜柿与涩柿叶片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液,比较研究了甜柿和涩柿2种柿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研磨法提取叶绿素时,溶剂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最好,甜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428、1.086和0.341mg/g,涩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0.951、0.737和0.213mg/g,均显著高于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和二者的混合液;采用浸泡法提取叶绿素时,以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和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按体积比1:1混合的混合液提取效果最好,甜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478、1.089和0.388mg/g,涩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180、0.886和0.294mg/g,均显著高于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两种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发现,浸泡法优于研磨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研究方言词汇,不仅有助干了解该方言的词汇特点,而且也可以进一步认识方言与文化的关系。对恭城直话词汇的全面调查分析表明,恭城直话词汇有五个主要特点:1.保留了诸多的古语词;2.生动形象的方言词;3.琅琅上口的叠音词;4.车富多样的带缀词;5.文化蕴含丰富的特色词。  相似文献   
7.
广西恭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建立起16个“富裕生态家园”新村示范点,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民过上了较富裕的生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等等。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初步提出了对策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柿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柿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医用价值,弄清提取柿叶中黄酮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参数,主要研究了柿叶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采用芦丁为对照,利用其铝络合物测定液在510nm处有吸收峰的特点,建立标准曲线,运用吸光光度法测出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影响柿叶中黄酮化合物提取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5,柿叶黄酮类物质的得率为5.76%。  相似文献   
9.
以甜柿十二倍体试管苗为试材,借助嫩枝嫁接的方法对甜柿试管苗嫁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时保持完整根系,切除子叶,接穗削面长度控制在2~3mm,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培养基采用附加IBA 0.3mg/L+ZT 0.44mg/L+AC 3g/L+蔗糖30g/L的MS(1/2N)固体培养基,有利于嫁接成活.  相似文献   
10.
大盘甜柿属完全甜柿品种,自1997年从湖北引种金华。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果重600g,9月下旬成熟。成熟果橙红色,味甜汁多,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2%,果实着色完熟后便可直接食用。本文从大盘甜柿植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