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11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引用关系构建知识库的方法,通过提取文献间相互引用的知识内容来建设知识库.把该方法应用于图书情报学科领域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最后探讨了该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探究"世界工厂"的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工厂"之间的距离并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而在"世界工厂"的背景下讨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种类繁多,大部分都有药用价值,对其成分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家和植物学家专注的重点。本论文主要对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提取分离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描绘女性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历来受到关注 ,画中那些生动、鲜活的形象 ,既可视、又可读 ;画家愿意画她 (们 ) ,是借题发挥 ,可画、可言。本文以三位活跃于画坛的油画家的创作为例 ,来看待艺术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试图说明艺术创作不是对事实的简单重述和复制 ,而是作者心理、感情与思想的记录 ,作品是画家的思想与语言的承载体  相似文献   
5.
针对东辛油田部分套窜井出砂导致油井停产,影响单井开发效果的矛盾,应用套窜出砂井治理技术进行治理.2008年10月6日至2011年3月31日应用该技术共治理东辛油田不同区块的套窜出砂井4口,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截止目前,正常生产下的4口井,恢复日产能24.3m3,平均日增油6.4m3,累计产油8 598.3m3,增油2 871.8m3,有效期最长的已超过937d且继续有效.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东辛油田同类井的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并且具有货源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有效期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一段原油及生油岩地球化学特征。沙一段原油具有族组成以低饱和烃和高芳烃及高非烃 沥青质含量为特征,气相色谱特征表现为异构烷烃、环烷烃含量丰富,具明显的植烷优势,Ph/nC18>3。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谱图缺乏低碳数化合物,甾烷以反映生物构型的ααα-20RC27、C28、C29胆甾烷为主,萜烷以αβ-C30藿烷、C29—C30莫烷及γ—蜡烷占绝对优势;成熟度参数ααα-C2920S/20(S R)和C29ββ/(αα ββ)值分别为0.20和0.21。综合盆地沙一段原油和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砂一段原油是自生自储的未成熟原油。该研究成果对于东濮凹陷广大的未成熟、低热变史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剂萃取法和水蒸馏法对野生植物湿地蒿浸膏及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洞庭湖区野生蒌蒿、云南蒌蒿和安徽蒌蒿三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蒌蒿生长势的记载和挥发油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蒌蒿生长势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高于安徽蒌蒿,野生蒌蒿香味浓郁,但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9.
井凤  刘峰  刘伟 《科学与管理》2016,(4):63-66,73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杀菌、保藏及某些加工过程中,而且在微生物菌种诱变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人们开始将该技术应用到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本文就超高压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LMDI指数分解的中国石油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双英  李东  王群伟 《资源科学》2011,33(4):759-765
石油消费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分析我国石油消费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影响石油消费增长的因素分解为化石能耗结构效应、非清洁能耗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四个部分。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个别年份或省区外,我国能源强度逐年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稳步增长,能源结构逐步改善,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