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的认识不同 ,也就是人性假设不同 ,会有不同的选人用人政策 ,会有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可利用能量与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利用能量假说可能是运动性月经失调的一种发生机制。阐述了可利用能量假说,并探讨可利用能量改变引发运动性月经失调可能的机制,可利用能量改变对黄体生成素、肾上腺轴、瘦素、甲状腺激素、神经肽Y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新熊彼特派和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长波理论的创始人范·盖尔德伦的理论观点。对现代两种主要的长波理论———马克思主义范式和新熊彼特派范式做了比较。长波理论的发展方向是把马克思主义范式与新熊彼特派范式相结合 ,而这要求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利润率下降理论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创建的新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将是改变过去那种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培养的状况。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学的重心是“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6.
从人性假设的发展看激励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对"人性"问题认识的不断发展,人性观经历了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到决策人的转变,在不同人性假设的指导下,必然出现不同的激励模式,于是形成了不同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相应的激励理论,两者的发展变化是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的逻辑相关性。分析两者的变化关系提示我们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应当将激励工作立足于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让激励工作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克拉申的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对多媒体视听说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从理论出发,并结合实践,指出在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监控、慎重选择输入材料和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该问题包含了众多理论假说,主要研究有新股发行的原因、发行方式、新股发行三大异象等。对该问题的理论假说做一个全面回顾、总结和评述,旨在为深化中国新股发行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的客体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忠辉  袁洁秋 《软科学》2001,15(3):86-89
本文从激励机制设计的客体假设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经营者这一激励客体的错误假设。由于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人”和“劳动者”假设,目前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不符合转轨期乃至市场经济体制下激励客体的实际,从而出现激励机制失效甚至适得其反。本文探讨了两种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的不同经营者假设,以及在“自利人”和“企业家”的经营假设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主语成分,无论是否由专名(含限定摹状词)充当,无论是由哪些词、短语充当,无论是否与话题成分重合,都是含有存在预设的。主语成分的存在预设可分为物理世界的存在预设和心理世界的存在预设,物理世界的存在预设,又可分为个体的存在预设和类的存在预设;承认心理世界的存在预设是"主语预设无例外论"的立论关键。所有假说类语句的主语依然含有存在预设。不定指名词项充当主语也必含存在预设。"存在句"中的主语含有心理世界的存在预设。分析汉语主语成分的"存在预设",应注意避免混淆语言表达式的两种不同用法,即:它的提及和它的使用。研究汉语主语成分的预设,有助于深化"预设的否定测试法"的有效性的认识,有助于深化汉语预设触发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