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35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传统工艺对六堡茶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近一百年来,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根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六堡茶(传统工艺)》的规定,在界定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老茶实物,推演六堡茶传统工艺大致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发酵工艺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工艺学是医药、轻工、农业类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桥梁课程。对发酵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沼气发酵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沼气发酵的方法,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发酵处理.对环境保护、能源利用、预防疾病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高径比液泵型生物反应器容积氧传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高径比(H/D=2.27)的液泵型环流生物反应器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DE/D、LE/D、ωc%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容积氧传递系数的影响程度,以容积氧传递系数为评价指标,在试验范围内得出了导流筒直径DE及其高度LE的最优值,并针对取样高度的不同测试了其对容积氧传递系数的影响曲线,对容积氧传递系数随通风比(V/V)的变化曲线作了分析.在以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该反应器与磁力搅拌生物反应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Bacillus Megaterium在Vc二步发酵中伴生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Bacillusmegaterium作为伴生菌能有效促进Gluconobacteroxydans的生长和产VitaminC的前体 2 酮基 L 古龙酸(简称 2 KLG)。实验室利用低能离子对出发菌BP5 2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一株B.megaterium突变体GB82,此突变体与G.oxydans组成的混合体系GAB,比原始混合体系 2 980产酸水平高 1 0个百分点以上。比较研究了GB82与原始B.megateriumBP5 2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产酸菌G.oxydans产 2 KLG的影响,据此提出此活性物质可能是某种蛋白,且此蛋白在极端条件下会部分失活的观点;并且通过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分析揭示了低能离子注入造成的二者基因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发酵工程”课程可以实行以探究性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探究性实训项目的确定和实训的组织等方面,可以主动与制药企业合作完成。通过探究性项目导向的“发酵工程”课程实训教学的实践,发现采用探究性实训项目的方法,学生学习总体效果、创新思维的培养、实操技能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无菌观念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均比采用传统单项技能实训更好。  相似文献   
7.
发酵工程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课程,这门课程的讲授目的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文中在分析发酵实验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酵相关实验的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发酵实验项目和实践体系,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是利用高活性微生物菌剂,将秸秆饲料的某些成分进一步合成为营养价值较高或适口性较好的物质,使秸秆变成质地松软、湿润蓬松、酸香适口的粗饲料,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发酵过程的模糊辨识,建立模糊预测控制模型.该模型应用于木糖醇发酵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知识发酵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知识发酵模型,并对模型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确定知识菌种、建立合作技术创新组织等5个阶段,剖析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过程机理,从知识酶反应角度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反应方程,直观体现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协同创新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