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篇
教育   208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章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在大学中非英语专业课堂上运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双语即英语和汉语,无论是从输入假说的理论,还是从课堂上学生的理解效果看,双语教学都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透彻理解。  相似文献   
2.
错误分析理论现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研究目的在于将错误分析理论用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习得中语言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分析语言学习者出现错误的基本规律和错误原因,对大学英语的教和学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偏误率较高,偏误类型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泰语"比/■"字句在形式和功能意义上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空缺"。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有"泰国特色"的差比句教学难度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意识差异、句法取向差异以及交际表述习惯差异等方面入手,引用大量语言材料,分析了汉英中介语的一些拙涩现象,以期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教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主谓结构意识淡薄。他们在汉译英练习中经常直接按照汉语结构逐词地将汉语句子译成英文,忽略了英语的句式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中学阶段重词法轻句法的教学策略以及长期以来他们作为"差生"的身份导致的学习信心的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鉴于此,在汉译英练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一套从母语出发、逐步向目的语靠拢的三层中介语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主谓结构意识。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探讨了以写促说模式下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语篇能力跨文本迁移的各个因素。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设计教学实验步骤,实验结束时使用多种测试工具收集数据,并用SPSS和LISREL等统计软件来描绘言语产生过程中各变量对英语口语语篇生成能力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各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作用着英语口语语篇能力,其中积极词汇和预制语块知识对其影响最为显著,英语写作、应用语法和自我修补能力居次,语篇表达能力影响不及上述变量,基础语法知识、英语消极词汇和语篇理解能力的影响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楚雄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99-100,105
针对体育、音乐和美术专业大学生中介语僵化的研究相对较少。试以体音美大学生的作文为依据,通过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对比分析,对该群体的僵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群体的僵化程度极为严重,且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青海“少数民族普通话”的特殊言语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普通话"(即母语向汉语普通话过渡的中介语)是青海民族地区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汉语普通话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言语现象,也是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普通话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但目前对"少数民族普通话"的语音偏误、"石化"现象、交际策略以及话语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要想使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教与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效,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中介语和石化的角度对学生语言水平停滞不前的普遍状况作出解释,阐述了外语强化教学的意义、目标、方式和原则,希望对探索系统、科学、合理、有效的外语强化教学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语用失误的研究主要以归因视角为主。现以学习者中介语语用能力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宏观、微观和对实验数据质疑三个方面对语用失误归因分析进行反思:(1)语言环境不是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2)母语迁移可以导致语用失误的观点值得商榷;(3)语用失误分析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数据效度值得商榷。语用失误归因分析并未真正地揭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