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构建生态园区企业间利益分配的改进shapley模型,选取生态创新贡献比率、风险承担因子和投入资源比例为修正因素,使用DEMATEL模型实证确定关键的修正因素,使用AHP法确定三个修正因素权重,并在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使用基于Zadeh的理想点距离、理想点偏差加权和以及海明距离等确定改进shapley模型中的修正系数。最后以实例的形式验证了改进shapley模型在生态工业园区企业间利益分配方面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对出租车合乘费用分摊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合乘费用分摊的合作博弈模型,并运用Shapley值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用算例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刘渝琳  林永强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12-1020
 为了揭示区域间科技差距的原因所在,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动态层级式科技发展模型。结合1997-2007年面板数据,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中国区域科技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1) R&D研究人员数量和市场结构(市场化指数k)对区域科技发展影响较大;(2)区域间的国家R&D经费投入,研究人员数量以及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形成区域间科技差异的贡献较大;(3)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区域间科技差异贡献率有上升趋势,而R&D经费的科技差异贡献率却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4.
张艳芳 《资源科学》2018,40(3):645-653
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构建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时应考虑生态环境补偿问题。本文选择具体案例,从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出发,运用合作博弈的经典模型——Shapley值法对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求解,并引入“生态补偿因子”对Shapley值进行修正与优化。研究结果显示,Shapley值法对于建立更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方式,达到社会经济效益最优、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目标,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王丽娜 《现代情报》2010,30(8):25-28,35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针对高校图书馆招投标之前采购经费在图书、期刊、电子资源这三方面的分配问题,对采购经费在这三类文献的分配符合N人合作博弈模型作了分析,在解法上选择Shapley值法加以求解。最后,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真实数据,求解采购经费的最优配置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彭正秀  姚继军  周世科 《中学教育》2022,19(1):32-42,62
利用江苏省2020年度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夏普利值分解技术,分析了父亲、母亲不同陪伴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父亲陪伴和母亲陪伴一样,对子女的学业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父母陪伴方式对子女的成绩影响不同,父母的情感陪伴对子女学业成绩具有正向影响,娱乐陪伴和学习陪伴并不能有效促进甚至负...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差异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佳  杨俊 《资源科学》2014,36(3):557-566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的较大差异,将增加CO2减排目标实现的难度。本文通过将化石能源细分为17种估算了1997-2010年中国各省的CO2排放强度,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3个视角,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成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可以解释70%左右的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其中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形成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视角的平均贡献率依次为30.78%、28.54%和26.23%;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是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21.40%与20.93%、24.92%与21.07%、22.43%与21.08%。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也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平均贡献率之和接近3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