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束有春 《寻根》2021,(2):19-23
"买宴"一词,与今人聚饮时付款买单意同。在我国封建社会,曾出现大臣捐献钱财来参加国君宴会的情况,称为"买宴"。但南唐李璟、李煜父子的"买宴",却是臣属国的国君在为宗主国的皇上买单,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宋史》卷四百七十八"列传"中出现的"世家"字样,感觉与《史记》"本纪""表""世家""列传"的并列体例明显不同,将"世家"置于"列传"之中且下降了一个级别。原来,《宋史》将"十国"中为宋王朝所灭的南唐、吴越、南汉、后蜀、荆南(南平)、北汉政权,都在"列传"中用"世家"来进行记载,将"世家"附属在"列传"之中。  相似文献   
2.
对猛火油的用途、原产地进行了说明和考证,从吴越、南唐与中原、契丹的关系等方面对"吴王"向契丹主进献猛火油一事进行了梳理,证明贞明五年(公元 919年)向契丹进贡猛火油的吴王并非南唐中主李 ,而是吴越王钱 ,《辽史》记载当误.  相似文献   
3.
书院制度,由来已久。唐玄宗时已设有丽正、集贤两大书院,其性质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南唐白鹿书院设立,才为课士之所。宋初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号称海内“四大书院”.之后至元、明、清之间,官私书院盛行。至光绪末年科举废止,书院才改为学堂。  相似文献   
4.
对汲古阁刻陆游《南唐书》的版本问题,清代学者黄丕烈、顾广圻得出过相反的结论。二者孰是孰非,本文在调查各图书馆藏本的情况下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把酒忆南唐     
兰舒惠 《华章》2011,(7):41-41
弦月,梧桐深院。 时逢七夕佳宴后,独上西楼,无言回首,才识愁滋味,难理、难梳。手边,浊酒一杯,映月色,影微摇,悲切、哀伤。手指微曲,抚了抚杯身,刺骨的寒意,透过指尖,直抵我心。孤单,寂寞。模糊间,好似回到,南唐仍在时……  相似文献   
6.
李娜 《山东教育》2005,(21):104-105
师:(播放音乐“月夜”,用舒缓的优美的语调导入)同学们,在诗词的海洋里,唐宋诗词犹如一株株璀璨的珊瑚,散发着耀眼光芒。今天我们就一起撷取最亮丽的两颗来共同欣赏。它便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词,一首是他的《虞美人》,另一首是他是《浪淘沙》。(教师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7.
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南唐诗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研究较为肤浅,主要是点评、感悟式的评价;20世纪以来,对其研究才陆续展开.南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盛莉  徐安琪 《天中学刊》2002,17(4):46-49
“诗言志”与中和雅正是儒家诗教的重要内容。南唐词因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儒家文化意蕴,其具体表现一是运用清乐词调,变花间促碎之音为清和雅缓之乐;二是抒写忧患意识和人生感慨;三是典雅的艺术风貌。南唐词因此对宋词题材的扩大和词的“雅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它是从花间词到北宋词过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江南城市社会是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本组笔谈以"细读"的方式揭示了江南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文化理论、结构与功能。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掘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如何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就是我们研究江南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根本目的。朱逸宁认为,南唐文人在江南都市文艺精神的传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冯延巳有着不同于北方文人伦理精神的一种气质;李和李煜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江南的诗性审美精神。曹茶香认为,以汴京为代表的都城民俗和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商埠风俗:汴京---兼容、平民化,苏杭---奢华、诗意化,在柳词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伍波认为,李渔《十二楼》以"凡尘味十足"的文人眼光看待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反映了重道义、趋私利、逐情欲的多元并存的江南市井文化精神。丁瑶认为:富春江畔所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不同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生活与城市消费对立。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江南城市生活理念及其审美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0.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缠绵婉转,柔漫清丽,旋律优美,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李后主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因丧国而招致的责骂和申讨,还有他的不朽词章和绵绵情怀。如何做好初高中学习李煜词的衔接,做好初高中李煜词学习的区分这一问题最是令人困惑。在探究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把握好对李煜其人经历以及认识的深浅是非常关键的,而对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