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青少年群体对于盲盒的追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亚文化景观。河南博物院抓住这一契机,将具有厚重历史感的文物与盲盒相结合,开发出“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在文创盲盒“出圈”后,以“Z世代”为代表的消费者们,从入场体验到情感链接、文化认同,最终实现自发传播,促成了文创盲盒独特的传播逻辑。与此同时,盲盒也出现一些负面效应,未来该产业若想长久发展,还需多方合力令其“祛魅”,使其真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抓手。  相似文献   
2.
考古学家常常利用文物中“碳-14”(一种元素)的含量来测定其年份,“碳-14”测年法的依据是:生物死亡后,其“碳-14”的含量大概每过5730年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1.贾湖骨笛已有约9000年的历史,骨笛中现在的“碳-14”含量与制造时“碳-14”含量的比值最可能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寻根》2010,(5):F0003-F0003
<正>~~  相似文献   
4.
一粟 《收藏》2008,(2):178-178
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遗产丰富。1927年5月,存冯玉祥将军的倡导下,河南博物院的前身河南博物馆创办于古城开封,今年是其80周年。  相似文献   
5.
《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下称《国家宝藏》)国内巡展自2007年3月至今已经一年,先后在湖南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展出,其所引起的巨大反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双效益,为博物馆展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李琴 《中国博物馆》2010,(4):104-109
<正>2009年11月17日,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陈列展览提升工程完成改造。作为该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基本陈列是反映河南这一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心地域文明进程与重要文明成果的大型基本陈列。此陈列是在河南博物院原有基本陈列"河南古代文化之光"的基础上进行充实、提高与完善。这项提升工程架起了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我们陈列工作的参与者在博物馆建设中学习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河南青铜器     
笔不懂考古学,自然也生疏青铜器。但,因无数次陪同远道客人参观游览河南博物院,导游对馆藏青铜器的极高评价,使我形成“河南出土青铜器占全国主导地位”的认识。一次在接待对物颇有见解的客人时,我所形成的定式思维被他否定。我原本就有较真的毛病,加之常人所固有的“月是故乡明”的思维习惯,自然使我不肯轻易推翻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2009,(3):41-41
1998年5月,河南博物院推出“楚国青铜器馆”,以河南淅川县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近百件青铜器精品为展示主体,集中表现楚国青铜艺术的精美绝伦。艺术设计比较注重文化氛围的整体把握和营造,在展柜的造型和青铜器对光的特殊要求方面,力图做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9.
陈列于河南博物院的四神壁画(又名四神云气图),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出自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区柿园汉墓。此壁画规模之大,时代之早、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绘画艺术之高超,为汉墓中所罕见,实为古代艺术品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10.
匠作技艺 传统所谓“匠作”应包含技艺的发明与传承两方面,《世本·作》篇对古代的发明创作所做的总结,多属传说,不可尽信。而青铜器、琉璃器、瓷器工艺的发明与传承却可以找到考古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