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民日报是老邓最喜欢的地方,也是我最热爱的地方,因为那是我们俩并肩战斗的地方。是我们的“娘家”。  相似文献   
2.
《燕山夜话》作为出版界的一个精品是普通读者的共识。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渊博的历史知识、成熟的政治远见和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文风,成为杂文界的骄傲。我们拨开大量的装帧华丽、立论新潮的文化出版物,重新拣出原汁原味的《邓拓散文》(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年版),发现它的真知酌见对于我们端正对一些艺术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报纸建立与倡导一种好的文风,对于巩固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创立与形成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文化,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读邓拓     
成放 《新闻实践》2011,(8):75-76
回顾90载中华民族在党领导下的伟大历程,寻访革命故址、遗迹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此时,笔者看到媒体一条信息:68岁的邓小岚再次来到了逝去30多年的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河北阜平县马兰村。这条消息之所以吸引我,因为她所寻找的父亲不是别人,而是新闻界赫赫有名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邓拓,他不仅是一位党的杰出新闻家,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相似文献   
4.
邓拓 《现代语文》2004,(1):18-18
《不要秘诀的秘诀》这题目既承认读书有“秘诀”,但这“秘诀”又是“不要秘诀”,看起来好象有矛盾,其实是辩证统一的。这篇文章不落窠臼,强调读书除“专心致志”之外,还要“去其糟粕”论点简洁贴切,文笔流畅,读起来兴趣盎然,和一般空洞乏味的议论文不同。  相似文献   
5.
6.
“民族的号筒”——邓拓与《晋察冀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军事记者》2003,(11):56-57
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办《抗敌报》,向全区发行。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邓拓在这时调来报社任主任,以后担任社长、总编辑。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为《晋察冀日报》,解放前夕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是晋察冀边区最重要的一个报纸,是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聂荣臻曾称赞该报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邓拓一生新闻实践及新闻理念的梳理考察,从其对办报的思想、认识、办报的思路、办报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论述了邓拓如何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8.
张洁 《青年记者》2009,(22):89-90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在主持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期间,他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上开设杂文专栏《燕山夜话》。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邓拓100周年诞辰。回忆和学习邓拓的模范作风,对于我们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增强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编辑工作无小事"邓拓抗战时期开始参与党的新  相似文献   
10.
邓拓原名邓子健,曾用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他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同时述是1955年评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史学)。邓拓1912年生于福州知识分子家庭,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学与英文系,次年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冬,秘密加人共产党。1931年秋.因左翼文化宣传需要,他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长和南市工委书记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