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各国工业发展迅速,对金属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十几年金属银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工业的需求,并且银短缺越来越严重。我国对银的需求有将近一半都是依靠从国外进口,国际上关于银的价格也在上涨。银矿的成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六种。关于银矿的寻找,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一个大矿的周围可以寻找到它的姊妹矿。然而还有大多数银矿使用这样的方法是无效的,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勘探银矿的学者对我国的矿石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探索,并且对于不同地区研究出了适合找矿与采矿的方法。本文将针对不同地区探讨关于银矿找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梁磊  颜自给  唐平贞 《大众科技》2012,(1):206-208,201
大冲金银矿床位于桂东南云开区五个金(银)矿集中区之一的石窝(石科)变质岩地区,产在叠加有早期基底剥离断层的燕山期脆性断层中,最终定位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燕山期的花岗斑岩类岩浆。金银矿有用组分中,部分银以银黝铜矿形式赋存,金和另一部分银主要以碲化物形式赋存。文章还从岩石矿物学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参数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省遂昌典型古代银矿遗址特征的详细研究,结合史籍记载,总结出遂昌古代银矿业采矿历史为唐初已开始采银,宋代规模化开采,明代达到鼎盛时期;同时提出了古人的经验找矿、"烧爆法"采矿、"淘洗法"选矿及"灰吹法"冶炼等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该成果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矿业科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从采矿业出现后,矿难也应运而生,特别是当代社会,矿难事件逐渐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年年"荣跃"我国十大灾难的榜首。值此全国各地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之际,通过对古东洋地区上洋村张彭八、张魏六兄弟和贡川村陈龙井创新性地利用素朴的天气预报技术在芹溪、官司银矿的开采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指出创新在采矿业中的重要地位,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期达成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中部典型的层控金银矿:高家堡子-小佟堡子金银矿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探针(EM)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系统的研究了该矿床矿物的矿物组成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矿葬     
陈川 《大理文化》2010,(6):7-21
丰厚而独具韵味的历史确定了大理的象征地位。从历史的渊源来看,大理是一座古老之城,南诏大理国留下的辉煌,使得这座古城具有了神圣的价值。从神圣的苍山顶峰发出的光芒一直将大理照耀到现在,亮丽的光环将大理的知名度延伸到全世界。数百年以来,大理古城一直用静默的姿态开始了与世界变化的对峙,当流行元素弥漫世界的每个角落时,大理却因这样的固守再次显示出了特有的"沧桑"与"老道"。于是,在世界纷繁的变化之中,大理面向世界敞开着一道幽秘之门,蛊惑着人心,蛊惑着世界。相对古城中古老建筑物、城墙、城门等,大理人的生活是世界性的———缓慢、有序而敞开,符合人性。古城人对生活的从容和优雅,将现代人的物欲横流的心态屈居脚下。大理老街上的一座咖啡屋、一个酒吧、卖凉粉的白族老妪、阳光下的银匠、以至于从世界各地奔赴而至的旅者……都能在大理寻找到丢失的自我,创造着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理是一个真正的和谐之地,是一个人神共居的城市。在洋人街大理王府的回廊上看苍山,听溪流的声响,流淌的不仅仅是水,包含着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时间,涤净了我们身上的浮尘,使得我们听到了生命中的挣扎和呼救,这种感觉与大理古城的风景和原型融而合一,最终使大理成了世界性的诗学和美学兼具的城市符号。  相似文献   
7.
在多伦县石人沟银铅多金属矿普查区,通过1∶1万激电中梯测量和化探扫面工作,共圈定了5个异常区,结合地层岩性、岩浆岩及构造等分布情况,对5处异常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通过槽探工程和钻探工程对异常进行了剖析,在普查区内发现了二条银矿体,证明普查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内乡县银洞沟银矿床是产于东秦岭北部二郎坪地体中的断控脉状矿床,主要赋矿围岩为二郎坪群小寨组绢云石英片岩。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液相和稀土元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CO2含量为12.829%-22.172mol%,属于CO2-NaCl—H2O体系,与世界造山型流体成矿系统一致。成矿流体系统在早阶段主要为来自赋矿地层改造.变质脱水作用的深源变质水,经中阶段沸腾,向晚阶段大气降水热液演化。在早阶段,Ag等成矿元素通过与Cl^-等离子络合而被萃取、富集到成矿流体中,并被搬运;流体沸腾导致大量金属成矿物质在中阶段快速沉淀。而不同深度、不同阶段的流体包裹体中Mg^2+、Ca^2+、REE等含量差异可由围岩的热液蚀变所致。  相似文献   
9.
现代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认识了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掌握了有关银矿石的采冶技术,并且具有相当高的加工银器的工艺技术水平。由于白银产量稀少,易于加工成形,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把它用于制作首饰、货币和工艺品等。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宙中深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即三合屯岩群表壳岩组合和新生界玄武岩。太古界三合屯岩群:主要为一套中深度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由于多期次变形变质作用的影响,岩层的原生构造已无法辨认,属于层状无序岩层。新生界玄武岩:主要为南坪组玄武岩、军舰山组玄武岩和船底山组玄武岩。区域上构造主要包括太古代变质基底内发育的早期韧性变质变形构造及后期迭加脆性断裂构造。区内岩浆活动较强烈,主要为中侏罗王家店复式岩体和变质深成侵入体TTG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