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曾于1995年第2期、2000年第1期分别公布了《清末北京外城巡警右厅会馆调查表》、《清末北京外城寺庙调查表》。这两个调查表,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政部成立后,为了解和掌握北京社会的基本情况而进行的全面调查的成果之一。现从馆藏民政部全宗档案中,选出《商户调查表》刊发,供研究参考。因原表部分缺失,故只刊发外城巡警右厅三区、四区和左厅四区调查表。为排版方便,原表中注“不住铺”字样以“*”号代替。  相似文献   
2.
石屏会馆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内,距省会昆明237公里,僻处山区却有一高原淡水湖——异龙湖,城内水井遍布、水质极佳。在这南疆偏芜山岭夷汉杂居之地,石屏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风之盛,不让中原。自元明读书之风日盛,重教兴文之风醇厚,明清两代科举名人之多为滇省之最,云南唯一状元袁嘉谷就是石屏人士。300多年间出了举人638名、贡生760名、进士77名、翰林15名、经济特科状元1名。可谓: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五步三进士,对面两翰林。为了石屏子弟读书应试科考和商旅来往的需要,先后在京城、省城及省内思茅、蒙自、个旧、普洱等地设立了会馆十七所,其中以省会昆明的石屏会馆规模为最。  相似文献   
3.
吉路 《北京档案》2006,(12):42-42
“2006花莲县客家嘉年华活动”于11月19日在南埔公园新落成的客家民俗会馆盛大举行,花莲县县长谢深山、花莲县客属会理事长徐万春、副议长钟逸与近500名挑担踩街游行的客家乡亲们齐聚一堂,共同欢庆客家民俗会馆及演艺堂的揭幕开馆。客家乡亲们更同声高唱旋律优美的客家歌。重现早年客家移民简朴的生活样貌,让沿途围观的民众也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方志和近年出版的文献资料,提出天后信仰传入四川的时间是在清初,流行于清中后期,主要依靠闽粤移民、商人、官员来传播,且与各类会馆结合紧密。内陆四川的天后信仰其功能转为侧重于农业神和作为移民联络乡谊的纽带。民间的儒家"道师"参与推动其传播,佛、道、儒三家都在其身上打上了印记。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11,(9):22-23
7月9日下午,日中友好会馆的地下大堂张灯结彩。300余名后乐寮寮生及日本友好人士齐聚一堂。大家举杯欢谈,共庆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25岁的生日。中国驻日使馆政治处薛剑参赞,使馆教育处邓德英一秘,日中友好会馆中方常任理事王昆,日本法务大臣、日中友好会馆江田五月会长等出席此次纪念会。  相似文献   
6.
怀庆商帮与武安商帮的商帮意识——从会馆的建立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庆商帮与武安商帮是明清时期河南的两大商帮团体。这两个商帮在自己的经营之地都曾建有商业会馆,但数量不一。怀庆商帮在全国至少建有15个会馆,而武安商帮仅建有2处,由此可以看出两者对会馆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对商帮组织的重视程度。怀庆商帮有较强的会馆意识和商帮意识,缘于经营的需要和从商帮、会馆受益较多;而武安商帮会馆意识淡薄,有其主观原因,也确实存在客观的因素。该研究为总结怀庆商帮、武安商帮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会馆,是旧时同乡或同行业的一种组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字面上来讲,“会”是聚会的意思,“馆”是宾客聚居的房舍、场馆。也就是说,会馆是宾客聚会与聚居的场所。但这种场所,更多地表现为异籍人在客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四川,会馆之多,分布之广,会馆建筑的密集与豪华,名列全国之最。在~些乡镇,  相似文献   
8.
9.
<正>山陕会馆是山西和陕西二省商人在客地集资设立的"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同乡组织。山陕会馆作为工商性质的会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并且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屹立不倒,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山陕会馆在文化方面的作用,它传承着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的"义"文化。因此,山陕会馆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它还散发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气  相似文献   
10.
高静 《华夏文化》2012,(2):31-33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重要水上交通线,不但成为漕运的主要干道,同时带动了两岸商品经济的发展。聊城地处山东西部,是明清时期运河山东段经过的唯一一座府级政治中心城市,自会通河开凿之后就踏上了运河之旅。借运河交通之利,东昌府区经济迅速繁盛起来:先是临清在明朝率先崛起,继之府治聊城于清道光时期达到鼎盛,在它们的辐射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