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1,(4):43-48
  相似文献   
2.
同治十四年时宪书 余生于光绪元年乙亥,昔岁在厂肆得是年时宪书一册,签题同治十四年。向例十月朔颁行次年之时宪书,穆宗崩于十三年十二月,已在颁历之后。德宗即位,此书遂废。适为余生年,是可宝也,恐人间已无第二本。  相似文献   
3.
朱浩云 《收藏》2015,(3):42-51
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但因之也涌现、造就了一批风云人物。他们以过人的学问、胆识,出沙场为将帅,运筹帷幄;入庙堂为人臣,忠义有节。他们的能力、作为,仿如一剂强心针,令行将就木的清王朝又得以延续70年,并造就了"同治中兴"。他们就是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其实四位名臣书法也颇为可观,且看:能诗能书的胡林翼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kuang)生,号润芝,是晚清著名军事家、湘军重要首领,居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湖  相似文献   
4.
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天国与捻军的平定,清政府开始裁遣湘、楚、淮军,营勇的遣散这一举措导致哥老会从军营向地方上蔓延.面对哥老会的全面蔓延,清政府屡出对策.同治六年清政府颁布对营勇加入哥老会"即行正法"的上谕之后,清政府内部又对"就地正法"权展开了多次讨论.与此同时,曾国藩也在地方上提出了"但问其有罪无罪,不问其是会非会"与"外宽内严,恩威并济"等措施.同治时期,清政府也商讨过如何安置遣散营勇,但没有拿出一个具体政策与措施来贯彻执行.总之,清政府针对哥老会的种种应对之策没有遏制住哥老会全面蔓延的趋势,最终哥老会成为了对抗晚清政府的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5.
相声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由传统口技"象声"发展而成。据考证,相声大致起源于北京,初始于清朝同治年间(约在19世纪后半期)。它吸收了民间讲故事、说笑话的手法以及戏曲中的喜剧因素等演变而成,主要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具有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最初,相声是用北京话说讲,后来又出现了以各地方言说讲的"方言相声"。其表现形式有单口(一人)、对口(二人)、群口(三人以上),以对口形式最为常见。相声具有特别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让人捧腹不止,在所有文艺演出节目  相似文献   
6.
三、企盼“同治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是日移居新衙门,即百余年江都日署,乱后,洪逆据为伪宫者也.本年重新修造,自三月兴工,至是粗竣,惟西边花园工尚未毕,虽未能别出丘壑,而已备极宏壮矣.”[1]张文虎带着《晋书》的校稿和张小胖去曾府.门卫见他们走过来.笑着迎上去,施礼问安后,引着两人走到上房敲敲门说: “张大人前来.”曾纪泽一听赶紧拉开门,请两人进屋,给两人倒茶.曾国藩披着衣服,赶紧从床上下来,张文虎走到床边说: “曾公身体看来大好了.”曾国藩说: “今天像没病的人一样,也许是回光返照.”张文虎坐下,接过茶吃了一口,把《晋书》的校稿交给曾国藩,说:“《晋书》的校稿校得不错.”  相似文献   
7.
黄维  王燕 《新闻天地》2011,(6):14-16
【红色档案】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它占地面积6549平方米,建筑面积3907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720年),清同治年间(1867年)迁建现址,清朝末年实行"新政",改革教育制度,废除了科举制,1902年,天岳书院改为平江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又改为平江高等学堂。解放后,改为平江第一中学,直到1985年,该校迁出。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平江起义是我党我军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如今,天岳书院已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  相似文献   
8.
9.
九江焚稿     
正一条浩瀚的大江,从遥远的滇东北高原,跌宕而来,两岸高山,连着高山,峡谷,接着峡谷。浩浩荡荡的江水,四千七百里一路喧腾,一路奔泻,一路变幻,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到了下游这个叫做九江的河涌水网,依然澎湃着雄浑沉实的力量。我是第一次渉足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九江古镇,站在江边的一处渡口,中午的阳光,透过正月薄薄的云层,氤氲起一江迷迷蒙蒙的烟云。浩大的江流,蜿蜒而来,蜿蜒而去,岁月淘洗,把一种雄奇,留给了这片土地,把一种壮阔,留给了这  相似文献   
10.
晓光 《大学生》2014,(18):31-31
正看中国近代史,一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始终记在心上。李鸿章在同治年间的一封奏折中说的这句话,被不少人评价十九世纪中国人看世界眼界最高,看得最远。西周以来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和鸦片战争以后的变化相比甚至可以算茶杯中的风波了,那仅是同样的社会结构下的朝代更替,而晚清以来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的社会形态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