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1945年6月,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理所当然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国际组织通告的惯例,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本来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却遭到了主要来自美国的反对。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4):86-94
约旦的新闻传播业是从无到有随着国家的独立和发展而壮大起来的,政府的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力,因此约旦的新闻传媒业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同时政府的过度管制也造成新闻业的裹足不前。独立前的约旦在奥斯曼帝国版图内属于边缘地带,当埃及、伊拉克和沙姆地区(大叙利亚)纷纷建立起成熟的现代报业时,约旦尚未出现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1921年外约旦酋长国的建立催生了该国新闻业。20世纪70年代,约旦政局趋稳,其领导人着眼于国家现代化,约旦新闻界抓住历史机遇并获得长足发展。约旦强邻环绕,周边局势长期动荡,政府奉行低调务实的发展策略,受国家政策影响,约旦新闻业长期以来在地区内保持低调风格,致力于追求有限的地区影响力。尽管国家新闻政策多变,但约旦新闻业依然锐意进取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针对《联合国宪章》中文版序言和第一章部分的一篇翻译评论。作者选取赖斯和维米尔的"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对原文和译文进行了分析。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均来自联合国网站。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美国的宪章学校及其产生的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宪章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利弊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的那样:“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时代。”然而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地理课程不是十分得到重视。初中地理被认为…  相似文献   
7.
在外有法国大兵压境、内有贵族叛乱的极端不利情境下,约翰王被迫与贵族妥协,签署了《大宪章》。然莎士比亚在其创作的《约翰王》中对此只字不提,却对英格兰与法国、罗马教会、贵族的错综复杂矛盾冲突倾注了浓重的笔墨。本文认为,莎士比亚所处时代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呼唤强有力的王权。同时,伊丽莎白一世成功的内政外交策略,让英格兰民众遗忘了限制王权的《大宪章》,剧中《大宪章》的缺失正与此遥相呼应,迎合了英格兰强有力王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一所大学以城市命名。作为这所学校的教师,你把认识、理解和研究"城市"作为天职,以为不如此便对不住那"好多人一辈子所从事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宪章录>是明代薛应旂编纂的一部记载本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史料价值颇高.该书通过原文照录、剪裁融合等方法,广泛征引<实录>、<宝训>、野史笔记及口碑史料等各类文献,在史料上表现出博洽、珍贵、慎核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美英互助协定>谈判是美国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机制的重要机会.在协定"第七条"中,美国要求英国接受战后国际商业政策的基本原则--非歧视的多边自由贸易,要求英国承诺废除歧视性的帝国特惠和外汇管制.英国认为,帝国特惠和英镑区外汇管制是维系英国战后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英联邦国家政治团结的象征,拒绝用帝国特惠来交换美国的租借物资.在长达六个多月的谈判中,双方围绕"第七条"展开激烈较量.这种较量是美英对战后国际商业政策的原则之争,也是确保各自未来国际贸易地位的权力之争.美英租借协定"第七条"谈判结果对于后来的国际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谈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