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83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贤敏 《老年教育》2006,(11):57-57
老年人适量服用维生素C,有防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等作用,但有些药不能与之同服。否则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06,(7):44-45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酷暑盛夏,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  相似文献   
3.
医学界历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专家解释,秋季天气转;京,夏季扩张的血管遇冷收缩,血压会升高。而且,秋季温差变化大,除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外,还正是流感病毒极易传播的季节。特别是今年的甲流,现在“第二波”来了,老人、孩子属于高危人群。作为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妈妈们,一定要行动起来,引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专家曾光教授的一句话:最好的疫苗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4.
《健身科学》2007,(2):27
12月20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在家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身亡,初步判定死亡原因为心脏骤停.此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猝死",这个可怕的字眼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老年教育》2008,(1):60-60
1、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睡眠、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正>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然而,对有心脑血管病史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来说,有时肚子疼只是一种假象,其根源是"心痛"。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流量减少,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所致,可表现为上腹疼痛,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心肌梗死约有8%的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突然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腹胀等。这是由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下壁的表面,特别是下壁心梗发作时,可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痛,常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人以为控制血糖只是糖尿病患者的事情。其实,无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都会对健康有很大好处,而且这些好处很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好处一:降低糖尿病风险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同样反应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高,则反应产物的量就越多。餐  相似文献   
8.
熙熙 《今日科苑》2014,(8):64-65
<正>中年危机早已成了现代都市流行病,这里不单指中年人的事业危机,情感危机,性生活危机,更多危机来自中年人的身体。发福就是最直观的表现,啤酒肚暴突,游泳圈浮起,双下巴呈上。这个不只是简单发福变胖的问题,你会越发觉得自己没有青年时的那份敏捷和朝气。同时,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考察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的作用,为太极拳作为中老年人适宜的锻炼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太极拳晨练的中老年人进行访问,并记录相关的结果.研究结果: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功能比不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要强.因此,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比不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的心肺能力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0.
徐建华 《武当》2014,(11):62-62
擦胸揉腹养生法,是古代简易有效的养生法之一,极为适合中老年人自我保健。尤其在肥胖者越来越多的今天,运用擦胸揉腹养生法,对防止和减少因肥胖而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病和肾炎等疾病的发生,都有极好的作用。健康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体内有很强的免疫力,而多病的人则主要是因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