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03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8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按廖卫民在<论突发事件上的舆论动员>中的解释,"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舆论动员是指为了实现迅速解决危机的目标,通过舆论传播的方式,影响、调动、组织大众及其他社会资源参与行动的过程".①  相似文献   
2.
回望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从中我们看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中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汤亚玲  梁新华  王晴 《编辑学报》2008,20(5):377-378
结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参加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经历,从口腔医学编辑角度,分析口腔医学编辑在抗震救灾医疗和宣传战线上的作用,以增强医学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钟勉 《四川档案》2008,(4):8-10
这次档案部门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是在我省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国家档案局和兄弟省市档案部门对四川工作的巨大支持.对我省档案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你们给予我省抗震救灾工作的无私援助和对四川档案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悲痛,举世震惊.北京市档案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共产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更是捐出了"特殊党费",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6.
《北京档案》2008,(6):54
内容提要: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波及北京、天津等地,共造成24.2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在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迅速成立了北京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财贸组、市建委等系统成立分指挥部,领导全市的抗震救灾工作。史料内容涉及地震发生后,  相似文献   
7.
6月10日,北京晚报头版头条用大黑体字刊发当日13时快讯:《失事飞机有了下落》。这条消息吸引了读者的视线。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失事的直升飞机牵动着胡锦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心。这条只有140多字的重要新闻的快速刊出,满足了读者要求及时了解这方面消息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救灾行动普遍持赞赏态度,很多平时对中国抱有偏见的西方媒体,在这次地震报道中,也给中国打了高分。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泰晤士报、路透社、CNN、BBC等一大批西方媒体,不仅纷纷发表文章,给予大量积极正面的报道,还赞扬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工作积极有效,信息报道公开透明。有些媒体甚至惊叹,就效率和速度而言,  相似文献   
9.
6月12日,北京青年报在A4版推出“你的样子”纪念专版,把灾区普通百姓从震后废墟上挺立起来,不彷徨,不等待,纷纷重操自己熟悉的行当,创造新生活的一组群像,推介到读者面前。 专版介绍的五个人物,是灾区人民现实状况的缩影。版面上刊登的刘洪吉夫妇怀抱新生儿瑶瑶憧憬新生活的大幅照片,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字报道的内容相互映衬,成为“四川雄起”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0.
大地震中新闻媒介的突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记者亲临抗震抢险前沿,以目击、高效、透明的报道在第一时间筑起抢救生命的热线,把惨不忍睹的灾情、军队抢救生命的冲锋陷阵告诉全国和世界人民,获得了全国、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