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岩梅 《收藏》2001,(4):73-73
美丽的塞纳河贯穿法国巴黎市区,沿岸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还有巴黎大学、法兰西科学院等等,是人文荟萃的胜地。来到巴黎的人们,无不为这里的旖旎风光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08,(4):44-45
《吾爱吾师》(王蒙主编/北京华文出版社)是我在旧书摊上淘到的一本书,随手翻看几页,便爱不释手。书中选编了中国现当代一批赫赫有名的作家和学者回忆自己早年老师的文章。老师们当年的风采与学识给弟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致几十年后,他们仍会不自觉地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回忆起那段跟随老师读书的美好时光。书中的作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南京有一个孩子,双目失明,然而他迷上了文学。下岗的母亲没钱,只得到旧书摊上“淘”书读给他听,读着读着,孩子有了自己的文学感觉,开始写诗。他有三个心愿:看海,见见自己资助的失学儿童,出一本自己的诗集。前两个已实现.如今他正为了实现第三个梦,每天拿着盲人字板和笔,一针一针地扎着他的诗……  相似文献   
4.
阅读悦有趣     
杨炳伟 《师道》2007,(4):49-50
平素没什么别的爱好,就爱胡乱看点书。又因为经济较为拮据,于是大多数时候专往旧书摊上淘书,或者是借书。总觉得,读上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位忘年交作了一次促膝长谈,虽不至于谋面,但似乎神交已久。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一部好书就是尘世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误读误写     
我十四岁那年,从旧书摊上买了一本《朱淑真集》,之所以想读它,是因为受了班上一位多愁善感的女生的影响。读完了也觉得不怎么样,很陈腐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陈梦熊 《出版史料》2005,(2):104-109
谈起这个话题,无疑触及我生平中最大的嗜好。说来不信,自从我进入初中校门以后,直至今天,仍旧迷恋于这种嗜好之中。现在因为年纪大了,又患上髋骨老损,行动不便,不大出门。况且,现在的旧书摊也近乎绝迹,难以满足我这个引以为悦的要求, 实在无奈。正因为如此,我所经历淘旧书的情况和故事是不少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于旧书摊无意间翻阅到上海华通书局出版的《中国新书月报》(1931年第12号)上署名“一弹”的文章———《著作界的奇耻》。文章披露了当时那令著作界引以为耻的著作抄袭和讹误的现象。笔者作为一个专职编辑,读后感慨良多,深感此举蕴涵非同寻常的维权勇气。文章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期,蒋介石集团刚刚建立了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政权逐渐加强;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更热心的是派系纷争和压制民主,更多的是对于进步文化出版事业的禁锢,更多的是注重出版物政治内容的审查,以配合反共“围剿”的需要,使得国民党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8.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6,(11):63-64
近日在旧书摊上买了本清人蔡上翔著《王荆公年谱考略》,是公元1974年“四人帮”横行时,当作“批林批孔”的武器出版的。前言一类的文字自然是不需看了。翻了一些,最叫我感动的是蔡上翔先生,他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是与非,竟然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洋洋三十余万言的学术著作谈何容易。相比之下,我们一些后来者,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就不那么慎重了。就说摆在我们面前的王安石的这首咏棋诗吧,诗人不过是借“棋”发挥,发发人生感慨罢了,却引起了后人的许多误会,甚至多有不敬之词。  相似文献   
9.
方继孝 《收藏》2006,(10):126-126
陈垣先生的书札是我在潘家园的一个旧书摊上发现的,和它在一起的还有人民出版社的发稿单及《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的封面设计原稿和两张插页图片。图片之一是陈垣先生在励耘书屋读报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张静默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常年有病,但全家人的日子却过得其乐融融。张静默从小就爱看历史名著、爱临摹书画,家里没钱买,爸爸便常带他去旧书摊买书。而张静默的妈妈,为了让儿子吃得好一点,增强儿子的体质,经常省下自己的药钱,还偷偷地变卖了首饰和头发。小静默非常懂事,每当妈妈把好吃的东西送到他嘴边时,他都央求妈妈一同吃,坚持和妈妈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