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宝轩 《中华武术》2004,(12):30-31
五行通背拳突出以理推术、以势求法、科学教学、重在“意导”的实践理念。所谓“意导”是指“人的大脑中枢神经意识支配肌体做出符合自我意愿动作的能动作用”。所以,只有强化大脑中枢神经意识的支配作用,思想才能高度集中于练拳的动作而排除其他杂念的干扰;只有神经意识充分、专注、准确地指挥和协调人体各部器官系统机能的运动变换,才能不断提高神经系统接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达到迅速、准确地传递和接受大脑对人体动作变换的信息,才能真正高质量地精练五行通背拳。  相似文献   
2.
名家追踪     
《中华武术》2004,(2):10-11
蔡龙云先生一再说,他已经退出武林,不再言武了。 蔡龙云先生现在在上海体育学院。虽然一再表示自己已经退隐江湖了,可是武术界的活动仍然是少不了得参加。前几天,浙江省体育局在温州组织了2003年国际传统武术大会暨浙江省传统武术比赛。体育局  相似文献   
3.
现在通背拳流传的流派很多,主要有祁式通背拳、洪洞通背拳、八门通背拳、两翼通背拳、沙式通背拳、五行通背拳、六合通背拳等等;虽名目相近,但风格各异、特点和技法也大不相同.“沙式通背拳”是已故云南省武术队总教练沙国政先生终身习武,刻苦钻研,在继承众多通背拳门派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断总结、探索、创新,逐步形成的具有个人风格特点的另一流派通背拳.沙式通背拳师承历史悠久,动作美观大方,极具实用性,在云南武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山西洪洞县煤矿发生安全事故之后隐瞒事故真相,真假记者纷纷闻风而来索取“封口费“。此事再次引发人们的深思。新闻媒体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不可避免地要追逐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段佩晶 《精武》2009,(4):22-22
通背拳是我国发源较早的武术拳种,属典型的长击拳法,据传早在宋朝赵匡胤时代,关西名将韩通擅长通背拳,并名噪一时,有:“太祖长拳(洪拳)为起首,韩通通背为祖”一说。明代的武学家黄宗羲在其《南雷集·王征南先生的墓志铭》的六路歌诀中有“佑神通臂最为高”一句,这说明在明代时通背拳的养生技击价值就已经得到证实。清初于成,字洞滨,尤精此拳法名声大噪于武术界。风靡一时后退隐山林。目前我国通背拳的流传区域,主要有代表性的是大连、沧州、北京牛街,这三地盛传是五行通背拳,披挂通背拳,白猿通背拳。  相似文献   
6.
吴宪民 《精武》2008,(5):22-23
问:通背拳技如果用到军警格斗中,是否会体现价值? 答:传统通背拳的本来面目和自身价值,主要就是技战术和养生术。所以它又称“通背拳术”。然而,通背拳术作为攻防和养生益寿的技术手段,是没有阶级属性的。客观地讲,谁掌握了它就为谁服务。  相似文献   
7.
洪洞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地域.在历史上曾多次向外大规模移民.因此.洪洞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就占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华文明进程中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文化体系。洪洞自古民风强悍,有尚武之风,形成了众多颇有特色的武术拳种,通背缠拳就是这诸多拳种的一个杰出代表。通背缠拳的始源至今尚无确切定论.还有待于进  相似文献   
8.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4,(7):60-61
一、争鸣与探讨 宁夏中卫市读者徐玉和给本刊来信,就当前向外国人传授武术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我们编发这封来信,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来信、来稿,就“对外传授武术是发扬光大中国武术,还是出卖国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龚编辑  相似文献   
9.
通背拳刚柔相济,“九柔一刚”,使习者两臂如皮鞭,手如铁,腕如绵,放长击远,先发制人。通背快手连击法精取于通背一百零八击技法及通背奇形绝命腿,非常适合散打比赛。通背快手连击迎战时,攻击凌厉,连击快手,踢、摔、打结合,又有步法相辅,不给敌手还击和逃跑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洪洞通背拳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发展对策,以期在现代社会里使其实现良性发展,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