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9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教育   57825篇
科学研究   10436篇
各国文化   147篇
体育   1652篇
综合类   2417篇
文化理论   1040篇
信息传播   10944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571篇
  2021年   1095篇
  2020年   1160篇
  2019年   1044篇
  2018年   579篇
  2017年   978篇
  2016年   1276篇
  2015年   2362篇
  2014年   5300篇
  2013年   4190篇
  2012年   5154篇
  2011年   5721篇
  2010年   5188篇
  2009年   5295篇
  2008年   6642篇
  2007年   5777篇
  2006年   4718篇
  2005年   4849篇
  2004年   5398篇
  2003年   4806篇
  2002年   3501篇
  2001年   2704篇
  2000年   1921篇
  1999年   695篇
  1998年   530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俐  王运武  王斌 《成人教育》2021,41(8):59-64
目前,国内关于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理论探索、建设实践和完善制度这三个阶段,相应的研究热点也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如今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对于它的研究也应更深入,以便更快更准地掌握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对学分银行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追溯基础理论,界定概念;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系;突破制度研究障碍,整合实践成果;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打破领域壁垒.  相似文献   
2.
3.
杨雅婕 《采.写.编》2021,(12):128-129
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展现和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期刊品牌概念及范畴之间的关系,构建高校学术期刊品牌特征模型,挖掘品牌内化机制.期刊品牌评估可以从内涵建设、个性特色、营销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打造优质期刊品牌,要提高文章品位、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明确刊物定位,加强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交流,还要重视利用多种媒体的融合作用,对期刊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营销.高校学术刊物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要深入研究品牌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从刊物的自身问题入手,积极满足受众需求,努力打造优势品牌.  相似文献   
4.
深化高等继续教育政府督导改革是中国特色教育督导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目前一些地方高等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行政督导力量分散、专业性督导机构组建缓慢、督导方式单一化和督导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今后应采取加强督导制度建设、优化行政督导力量、培育专业性督导机构、规范督导行为和强化督导结果运用等改革举措,强力推动高等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认图书馆情报学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解熟悉,以在开展研究时能合理选择、灵活使用,确保研究质量。[方法/过程]对近2 000篇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法的类分命名、图书馆情报学界主要的研究方法的确定、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讨论。[结果/结论]研究方法应以数据收集法而不是数据分析法命名。图书馆情报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问卷法、理论研讨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书目计量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因而在选择使用时,既应根据具体研究课题及研究方法之特性,也要考虑使用注意事项,并尽量在同一研究中采用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以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是如何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在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是在吸收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制度建构的理论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的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