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人一举成名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他们是艺人。而原本不是艺人并以高度艺术和审美的形象出现的人,在一炮走红后也被迅速商业化,这就让我们担忧了。本文标题中的“请假拍戏”指的是林妙可,“回家种地”指的是马广福。前者依托奥运,后者借助春晚,一夜之间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两位人物成名之后的动向,让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徐梦雨 《红领巾》2008,(9):42-43
老家的东坡上,有我爷爷的菜地。爷爷是退休工人.闲着没事儿便种起了地。七八岁的时候,我就跟着爷爷上山种地。不仅仅是觉得种地有趣,更因为东坡是老家最高的山坡。  相似文献   
3.
说起六味地黄丸,它可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腕儿”,不少人一有腰酸腿痛,往往就认为是肾虚而加以服用,甚至还有些男性把它当作强肾壮阳的“保健品”来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4.
出生于农村的我从小看着父辈在田地辛勤耕作,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修剪,何时收割,一件件得心应手,虽然不知原理,但深知这样耕种才有最好的收成。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无意中发现,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些方法与农民种地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5.
华应龙 《教师》2010,(24):1-1
我与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情结。家庭出身农民;初到这个世界,父亲给我取的名字是“华逸农”;从12岁起,干过不少农活:放泥,播种,捉虫,喷药,除草,施肥,收割,脱粒……不但为家里挣得了不少工分,还在同伴中很有成就感。就是现在做教师20多年了,仍不肯丢弃“农民”的心态和气质,觉得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惬意、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据喜欢八卦娱乐的人士预测,2009年将是世界经济处在潜伏期、文化娱乐界跳到前台的繁荣之年。有例为证,2009年春晚中出现的东北二人转演员小沈阳、种地农民马广福与刘仁喜,3人共同组成了文化娱乐的三驾马车,咣咣当当地来到了大家的面前,何其娱乐也。  相似文献   
7.
电子媒介的兴起消弭了地域隔阂,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乡村生活可视化、具象化。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渠道,乡村纪实综艺节目向观众呈现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为观众创造了一场身临其境的乡村体验,满足了观众对慢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向往,进而影响其对乡村的认知和态度。《种地吧》作为国内首档劳作互动纪实综艺,以劳作为切入点,通过虚实结合和实时交互的方式,让观众在虚拟空间中体验乡村生活,场景呈现与情感传达相交融,寓情于景,让观众从中获得心灵的疗愈。  相似文献   
8.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对农民整体进行分类考察,发现种地农民收入增长慢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收入问题的解决也主要取决于种地农民收入的迅速增长;然后,从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上对种地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索了提高种地农民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耳耳 《父母必读》2014,(10):142-144
即使你家在农村租种的“地”只有巴掌大,也能提供给孩子探索和玩耍的无限空间,因为大自然是最不吝惜自己的宽广和丰富的。圣地能孕榭丰硕的果实,也能让一个孩子收获无拘无束的快乐和生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早就听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有位大名鼎鼎的华应龙老师,数学课上得特别棒,好评如潮。只是因为我一直从事的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所以,虽有耳闻,却不曾有幸亲临华老师精彩的课堂,也一直无缘面对面地学习他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