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5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水清 《收藏》2008,(8):134-136
最早的新式机制铜元——清光绪元宝“广东一仙”“广东半仙”,红色政权最早发行的铜元——皖西北苏维埃银行和湘鄂西特区分行发行的1931年版铜币,最先铸造的面值最大的铜元——中华民国河南双旗伍百文铜币。  相似文献   
2.
马定祥 《收藏》2008,(3):128-129
在洋洋大观的中国钱币中,能称得上珍品的可谓凤毛嶙角。占钱中有“天显通宝”“大齐通宝”“建国通宝”等;银币中有“吉字一两”“湖南”“陕西”“福建光绪壹圆”等;铜元中有“江西辛亥大汉”“安徽九星十文”“江南甲辰二十文”“四川当三十”等;纸币中有“中统宝钞”“甘肃司钞”“湖北壹大元祖票”等,不胜枚举。对于这些久享盛名的大珍品,或许人们早已悉知,  相似文献   
3.
马聪 《收藏》2007,(12):138-139
甘肃天水砂版铜元大致可分12种版式20多个品种,如将重文、名称、大小与中英文写法的不同加以细分,则品种更多、更复杂。民国9年(1920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在天水开始用土法翻铸铜元,俗称“砂版”。首先仿铸四川篆书“汉”字壹百文,尔后,所铸民国10年、“都”字、“文”字,五十文、二十文砂版相继出笼,品种繁多,粗制滥造,以致民间私铸蜂起,各种砂版一度充斥陇南各地街市,造成物价暴涨,人民深受其苦。  相似文献   
4.
沈飞 《收藏》2015,(7):70-7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湖广总督张之洞鉴于广东铸造铜元颇有成效,而且获利丰厚,认为湖北亦"亟应仿照试办,以维圜法而便民用",指令湖北银元局试铸当十铜元,"先行铸造一百万枚,饬发宫钱局暂为试销"。这些铜元投入市场后,颇受民众欢迎,流通顺畅。翌年八月,张之洞又决定将原来的湖北铸钱局改建为铜币局,专门铸造铜元,银元局不再兼理铜元铸造事务;"此后铜币  相似文献   
5.
沈飞 《收藏》2014,(19):78-79
1927年,冯玉祥主持陕政时,在西安设立了西北银行陕西分行。该行既为随军银行,又属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是为西北军筹措军饷,同时为便利市场金融服务,还代理地方金库和发行银元券。后因钞券发行过多,无法兑现,从而影响了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1930年秋,西北军  相似文献   
6.
黄文叡 《收藏》2012,(8):74-75
新疆铜元发行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各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才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铜元,至民国22年(1933年)最后一种官铸的“喀什造癸酉双旗”铜元停铸,因此新疆铜元的前后流通只有26年左右。  相似文献   
7.
张建功  陈俊华 《收藏》2012,(15):74-80
新疆铜元发行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各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才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铜元,至民国22年(1933年)最后一种官铸的"喀什造癸酉双旗"铜元停铸,因此新疆铜元的前后流通只有26年左右。新疆铜元币值向来稳定,1934年后,因地方军阀战火迭起,社会动荡,财政困窘,加之纸币泛滥,甚至出现60亿元大面额的纸币,致使新疆铜元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新疆铜元明显受内地铜元的影响,采用机制,取消中孔,较红钱铸造细致,式样精美。但它和内  相似文献   
8.
黄绍锦 《收藏界》2012,(4):78-78
笔者在去年九月间从本地古董店购进50多斤铜元,在筛选中无意间发现了一枚湖南当十背飞龙“光绪元宝”黄铜元。该枚铜元正、背面均包着一层较厚的赭色包浆,只见面文“十”字左上方显露一小块金黄色,钱体比同版面的普通品厚重,钱轮处用小刀轻刮发现钱体是红铜质并带有金黄色点。当时从笔者多年收藏古钱币的经验来看,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后,我国的传统货币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铜元则是这一时期我国传统货币制度向近代转型的衍生品,它的出现绝非偶然,考察和分析铜元从问世到泛滥成灾的这段历史发展过程,对于探讨和研究近代我国货币制度的演化和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明东 《收藏界》2010,(6):99-99
瞧!这枚民国时期的小面额铜元,做工多么复杂、精致,仅正面的嘉禾图案就有六株,嘉禾上的枝叶多达百余条。须知,这枚钱币直径仅有1.8厘米,与如今发行的小型一角金属钱币同样大,实物上的线条简直细如发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