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市场调研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CUVA)这个新产品的市场营销开展研究,对CUVA的市场进程提出建议: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市场开发部门;培养大学后备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划;提高竞技水平,培养大学生体育明星;开办真正市场化意义的高校排球俱乐部;重视高校排球信息市场的开发和利用;注意比赛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2.
利用核密度分析、巴雷托截取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的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在规模结构上,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数量规模的省际分布呈现倒“金字塔”结构,而配比规模的省际分布呈现“金字塔”结构,且极不平衡;在空间格局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表现出东部区域较多;在集聚特征上,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主要集聚在京津翼地区和长江流域,其他地区比较分散;在空间竞技实力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呈现“南弱北强”的特征;影响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高校招生条件、本科院校数量、经济发展实力和体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全国58所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建设的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巴雷托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目的是为各参赛高校从繁杂的数据信息中梳理出有利于竞争决策的信息。研究表明教育部确定的招收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学校大多集中在华东、华北地区;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总体实力优势主要在华东和华北地区;采用巴雷特分析法将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实力状况进行划分,并对其建设及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四个方面来论述CUVA耗散结构的生成,其包括:系统保持开放性;系统远离平衡态且是动态的;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机制。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发展趋势即联赛系统具备自组织演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因素的论述,得出参赛学校及运动员间的竞争与协同是其演进发展的动力,并由此刻画出联赛系统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更高、更快、更强"的氛围,这一序参量又反作用于联赛的各子系统,构成相互作用的循环圈,这就证明具有耗散结构的CUVA才具有更好的活力和生机,才有利于CUVA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新疆高校的排球运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排球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高校排球师资队伍有待提高,新疆高校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对排球的需要,场地设施缺乏,课余训练情况不太乐观,参加大型比赛机会少.最后就提高排球教学质量,加强排球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余训练,增加比赛次数,参加cuva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新疆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校园文化含义的分析,以及CUVA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CUVA的蓬勃发展,CUVA文化将根植于高校,并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将对高校体育文化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排球比赛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体能和较高的"无形技术"的支持。通过对排球无形技术特点的分析,阐述了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分类和对排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无形技术"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健康有序的发展,普及中国排球运动,培养中国排球后备人才,打造国际品牌赛事,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人才培养体系、媒体宣传、赛制改革、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是值得大学生排球联赛大力借鉴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