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金树仁是新疆近代历史上一个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尽管他统治新疆前后不过五年,但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他对新疆的一些方面有所改良,但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复杂原因很不彻底。本文主要从金树仁主新的措施入手,淡淡这一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教育进行梳理分析:作为组织实施过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国家,我国当前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继承原有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特征。“寓教于体”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突出;奥林匹克主义、社会责任、技能发展、情感表达、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主题要素注重促进人的能力和完善人的发展,是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凝练,使学校体育的“康体”、“塑魂”、“明德”功能有了立体的呈现,为深化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朱芹 《天津教育》2021,(11):36-37
为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打造一批高质量高中政治课教师队伍。本文基于此,重点分析“立德树人”视角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意义,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有效提升职业素养提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清官修《明史.仁宗诚孝张皇后传》称杨士奇奏请张太后,为建文帝修《实录》、弛方孝孺诸臣文禁等三事,并称建文帝为建庶人。本文对该一史事的史源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指出所谓的杨士奇"举三事"并不存在,明成祖朱棣亦未废建文帝为庶人,建庶人乃指建文帝少子文圭。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重新认识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民族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因素,并提出民族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建构路径:国家认同教育是民族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师德是民族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先导,校园文化是民族师范院校催化立德树人的温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