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文、理、工、医、农 5类专业 6 0 0名二年级与四年级男、女大学生进行 12min跑测验 ,并用RPE值对运动负荷进行监控。结果显示 ,用 12min跑间接测定大学生的最大耗氧量是可行的 ,据此制定了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跑的经济性与运动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体校男女各13名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跑台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试最大吸氧量,并以24m·min-1的恒定跑台速度测试跑的经济性RE,呼出气体通过JaegerEOS心肺功能测试仪,用开放式气体测试法分析。文中运动员成绩均为竞赛成绩。实验结果表明,跑的经济性RE(ml·kg-1·min-1)无显著性性别差异(P>0.05),但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RE(ml·kg-1·min-1)与1500m、400m跑运动成绩无显著性相关,RE(%V2max)与10km跑成绩呈显著相关。提示RE在较长距离跑中起重要作用。运动员想提高耐力水平,可以通过提高最大有氧能力或改善技术以提高经济性这两种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模拟HiLo训练法,辅以高压氧(hyper baric 0xygen,HBO)作为运动员大运动量后的训练、恢复手段,对耐力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不仅能迅速消除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避免疲劳的积累,还能充分调动机体的生理潜能,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是耐力运动员的一种有效辅助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
9——18岁学生最大吸氧量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复盖式纵向研究法,对9—18岁男女学生的最大吸氧量进行连续4年的直接测定,分析研究了其自然发展规律及年龄、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5.
6.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more and more pollutants are discharged into environment, among them, phenolic wastes are typical contami-nants considered to be hazardous and top priority toxic pollutants listed by the USEPA. They are toxic even at low concentration. Due to their biorefractory, bioaccumulation and carcinogenic potential, the treatment of these contaminants is very importa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arious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 have been tried …  相似文献   
7.
作者论证了最大吸氧量间接测算全新通用议程组男VO2m,Ka;女,VO2mKa.式中:P,运动强度,单位,瓦;f,运动心率,次/分;n=0.16-0.21,人机效率;Ka=1.25~0.01A,A,年龄系数。在A=25、P=50~200瓦、f=120~170次/分之间,方程组VO2m测算范围(1.6~6.0)升/分,包括体力弱者及世界级马拉松运动员,与奥斯特兰德实测数序表偏差不大于3%。  相似文献   
8.
人体心肺机能第二拐点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和乳酸分析等方法,对20名优秀运动员的实验研究,探讨人体心肺机能达到第二拐点时,血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乳酸水平、以及吸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氧脉博等指标的变化,以初步揭示人体机能第二拐点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人体机能达第二拐点时,以上指标各参数值均明显高于运动起始时刻的数值(P<0.001)。此刻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强度已达到无氧阈平均水平以上,机体已由有氧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后冠心病人进行定量负荷运动时有氧工作能力和心肌供氧的变化,以此为康复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25名男性冠心病人参加了12周有氧多样化运动康复训练,训练前、后对他们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的生理和临床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1)反映冠脉血流和心肌耗氧量的指标RPP,康复训练前在跑台的V级负荷时已超过200,康复训练后增加幅度则有显著下降(P〈0.01);2)康复训练前受试者的血乳酸浓度(BL)在Ⅳ级运动负荷之后出现了突增(达到4.6mmol/L),而康复训练后他们运动中的BL增加平缓,始终保持较低水平;3)康复训练前在V级运动负荷时受试者的ST下降达到-0.9mm水平,这已接近心肌缺血的阈值,训练后心肌供血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康复训练前冠心病人运动中反映运动系统缺氧的BL突增领先于心肌缺血阈值的到达;与康复训练前相比,康复训练后冠心病人在进行相同负荷运动时显示出有氧工作能力有所增强,心肌供氧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清江源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碘量法实验获得针对清江源头附近的Streeter-Phelps模型的耗氧系数以及复氧系数,得到清江源头附近河段的氧垂曲线,根据曲线求得极限溶解氧、极限氧亏、极限距离,预测河水含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