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紫芝是南宋初年有名的诗人,有近二千首诗传世,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乐府诗。他有明确的乐府理论指导创作,从而使其乐府诗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当时诗人,在南宋初年诗坛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不同专项训练对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两个阶段不同侧重的专项训练前后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功和专项成绩的变化,探讨不同专项训练对无氧能力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训练计划、评价训练效果提供依据。在冬训期间,对运动员的15s、30s无氧功和场地专项成绩测试结果显示,专项力量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8周训练时间过长,造成了专项频率水平的降低,影响了成绩。专项频率训练虽然使无氧能力小幅下降,但对运动员骑行频率的改善从整体上提高了短距离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在训练计划的制定中,应合理安排各种专项训练手段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英语诗歌是英美文学成就的典范代表,具有语言最精炼、语汇最丰富、表达形式最精美、语言的色调最细腻的特点。本文分析了英美文学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艺术,以帮助英语爱好者提高和发展审美能力,陶冶个人的性情。  相似文献   
4.
韵律美作为书法艺术美的一个方面,其和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一件书法作品水平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书法韵律美的表现存在着“节奏的套叠”现象。“节奏的套叠”要求作书者在把握提按笔法时能分清主次轻重,做到虚实相生。提按的频度差异不仅带来丰富的节律美的变化,同时还直接影响书法的风格和情感的抒发。提按的频度差异及其选择性主要受书体表现的需要、风格表现的需要和情感表现的需要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爵士音乐的风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爵士音乐”并不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音乐形式上的称谓。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经过不断的演变,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一种风靡全球的舞曲音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接受和喜爱。1957年出版的《美国新词典》对其有如下定义:“爵士乐是一种美国音乐,它来源于黑人,是从拉格泰姆发展而来,它具有微妙的切分节奏和在配器方面产生奇异对比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舞蹈伴奏。”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的韵律特征,与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作家的审美感受和读者的审美愉悦密切相关,同时还要基于情感节奏的需要.把声韵因素组织起来,使之适应于所要表现的情感节奏,就产生了语言的韵律特征.韵律表现为均衡美、回环美、抑扬美、错综美.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言的韵律特征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与作家的审美感受和读者的审美愉悦密切相关。文学语言的韵律美主要表现为均衡美、回环美、抑扬美、错综美。  相似文献   
8.
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踏蹬动作肌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神经肌肉协调角度研究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踏蹬动作技术特征,本文结合场地4km专项特点,研究10名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在500w负荷下以100rpm、120rpm、130rpm、140rpm四种频率稳态骑行时下肢7块肌肉的EMG信号及四组单、双关节拮抗肌协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更高踏蹬频率下RF活动显著提前至上提末段,TDC处平滑过渡另有机制。VL和GAS活动区域显著增大。TA突出表现为双峰模式,前峰在协调GAS传递能量和防止VM功能加强引起的膝关节过伸方面起重要作用。更高频率下RF与GM间拮抗机制表现为相反改变,BF/VL始终保持正相关,有助于下踏阶段膝-髋间的净能量传递。VL与GAS间显著负相关保证了近端环节至曲柄的高效传递,TA与GAS间显著负相关侧面证实TA双峰的重要意义。研究提示,专项频率(130-140rpm)下踏蹬动作有其特征的肌肉协调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高速PCB更新快、设计周期短的特点,本文对PCB设计中的串扰问题的分析引入了快速、高效的仿真分析法并提出了克服串扰的措施,本文对现代高速电路理论的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钮菲菲 《科教文汇》2012,(34):138-140
和声学中的半终止、全终止与曲式学中的半终止、全终止在所指上有所不同,但常被人们混同.本文比较了两者的不同,指出前者指的是终止式,即终止处相邻几个和弦的功能关系;而后者指的是终止所处的结构位置,期望在实际应用中能区分两者,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