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教育   3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运动技能保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学普通专业107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保持特征,并比较其差异。实验设计不同组织水平的武术套路项目(n=62)和皮艇球项目(n=45)。每组被试在完成9周36学时的技能学习任务后进行评分。随后随机分为5个小组,将1~5小组被试随机分配到1,2,6,15,31天的复测中,收集相应时间点的技能保持量,最后绘出保持率曲线。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不同组织水平动作技能的保持特征有所不同,并对这些差异存在的可能原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不同负荷训练对男子皮艇运动员血清—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负荷训练对男子皮艇运动员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影响 ,并结合其他血清指标CK、CK -MB、LDH、BUN的变化 ,探索血清NOS、NO在实际训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家皮划艇青年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为备战2020年奥运会提供数据及理论的支持。通过研究发现:划艇运动员的总分情况整体优于皮艇运动员;大部分运动员髋、膝、踝三关节在单一的运动平面中具有较好的协调和稳定性,但在两个以上的运动平面中完成动作的稳定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运动员的髋关节、肩关节及股四头肌柔韧性存在不平衡现象,左侧链与右侧链在多运动平面中协调稳定性也存在不平衡现象;运动员的损伤率较高,且损伤的主要部位是肩和腰。  相似文献   
4.
风速对划船运动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赛艇、皮划艇裸船的阻力构成,不同重量的运动员对阻力的影响,根据不同重量运动员的上体投影面积,在顺风或逆风下,不同风速对赛艇、皮划艇船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梦  张林 《体育科研》2014,(4):62-66-77
通过连续观察皮艇运动员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对运动训练的应答特征,揭示长期、系统从事皮艇专项训练对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以河北省皮艇队25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二级运动员12人,一级以上运动员13人(含一级)。自冬训第一周开始,连续17周跟踪记录血清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值。结果发现:大部分免疫指标值时常低于临床正常值,且训练年限较长者相对更低;训练负荷的变化对各项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IgG及补体C3变化最为显著。大强度训练周及测验周后免疫指标下降显著,进入调整周后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6.
李晓浦  魏文仪  裘艺 《体育科学》2006,26(11):62-66,74
采用双机同步二维摄像法对参加2005年全运会预选赛的12名男子优秀运动员在500m单人艇比赛时的途中划过程进行了现场拍摄,并且运用自行研发并与摄像方法相适应的皮艇运动专项解析软件对所拍的图像资料进行解析。运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途中划的划桨技术,拟揭示国内单人皮艇500m优秀运动员途中划的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以期从理论和解析数据两方面探究提高途中划划桨效果的皮艇技术的改进方向。结论:双机同步二维摄像方法和专项分析系统使用效果良好;根据拉桨过程中桨获得推进力的主要来源,整个拉桨阶段可分为入水升力推进时相、阻力推进时相和出水升力推进时相;拉桨时艇速的变化特征是分析划桨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随速度的提高,后拉划距减小;最大艇速出现时刻前移和速度下降率增大,阻力作用于艇和桨的相对时间延长;在出水升力推进时相,减小划桨的水平速度,加大垂直速度,加大出水角,将更有利于提高艇速和划桨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SIMI Motion 7.50运动分析系统,对2010年皮划艇(静水)春季冠军赛(上海)决赛阶段的男子单人皮艇200m(MK1-200m)决赛A、B、c组第4道3位选手的平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优秀男子皮艇选手起航阶段的平衡特征.结果表明:选手出发前左右肩关节的晃动明显,幅度大,稳定性差,左右髋关节晃动程度低,稳定性好.晃动主要集中在上半身,选手在出发前维持身体平衡主要是靠肩关节、手臂的配合来完成的.选手在出发前的平衡情况直接影响到选手的最终比赛成绩,良好的出发前平衡状态有利于参赛选手的比赛发挥,建议针对肩关节以及整个上半身做平衡的专门训练,提高选手协凋配合能力,改善起航阶段平衡状况,提高比赛成绩,创出佳绩.  相似文献   
8.
男子皮艇、划艇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异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Cybex-6000等速测试系统对12名男子皮艇运动员和12名划艇运动员膝关节肌力进行测试,以探讨划艇、男子皮艇运动员两个不同项目运动员膝关节肌力特征及差别。测试结果表明:划艇运动员跪腿、非跪腿股四头肌峰力矩在360°/s和90°/s上均大于男子皮艇运动员,而划艇运动员绳肌峰力矩与男子皮艇运动员无明显差异;而划艇运动员双侧绳肌峰力矩(90°/s)差异程度显著大于男子皮艇运动员;划艇运动员在90°/s的速度下测得的股四头肌/绳肌峰力矩比值(H/Q)要显著高于男子皮艇运动员;随着角速度的增快(90°/s→360°/s),并且划艇运动员和男子皮艇运动员股四头肌/绳肌峰力矩比值(H/Q)均随之增大;没有发现不同水平的球员之间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探讨我国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4人配艇的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4人在不同阶段的桨频与艇速不协调,船桨在空中和水下时间分配呈一定规律,关键角度测试4人差异较大,4人船桨入水顺序为4号队员最早、1号队员最晚,由后往前依次入水.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Drag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s kayaking performance. To focus on the drag of the kayak’s hull shape and the paddlers’ weight per se, the passive drag (Dp) was measured on a flat-water sprint course for one paddler with added weights. Dp was measured by an electromechanical towing device using a load cell, at incremental and constant velocities from 2.78 to 5.56 m/s. Three kayak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shapes (Nelo® K1 Quattro-M, ML, and L) were used and the paddlers’ body weight was adjusted with weights so the total paddler weight in the kayak was 65, 75, and 85 kg. The mean Dp increased by the power function of D = kvn (mean R2 = .990; SD .006). The Dp went from 21.37?±?1.29 N at 2.78 m/s to 89.32?±?6.43 N at 5.56 m/s. For the two lighter weighted kayaks (65 and 75 kg), the lowest Dp was observed with different kayak sizes (M, ML, or L)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velocity. The manufacturers suggest that paddlers should select a kayak size according to their body weight to minimise drag;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arget velocities, and thus competition distance should also be factored into kayak sel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