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促进再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要把下岗再就业工作当做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做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再就业工作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再就业相关配套的政策,建立了再就业目标责任体系,使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治区地处困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属于全国失业率偏高的地区,就业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当前解决就业问题一定要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拓宽就业渠道。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给予合理的政策,进行有效的扶持与引导。  相似文献   
3.
渭南市城乡就业和再就业应从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强化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大财政投入等六个方面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消极就业政策到积极就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处理就业问题。估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政府为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支出6169.6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4144.06亿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2025.61亿元。实证分析发现,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会导致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同向变动0.27%,说明我国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的确对再就业工作显示出了积极作用;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将引起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反向变动1.05%,这一结果表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吸引了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加入失业保险体系,同时发挥出了一种"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失业保险覆盖面较窄,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制度欠合理,运行欠成熟。因此,我国需要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提升基金统筹层次,建立失业监测和预警机制,防范主动失业的道德风险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6.
陈方正  王玮 《科技与管理》2008,10(1):127-129
实现残疾人劳动权利不仅是从生存价值,更是在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弥补残疾人自身缺陷所带来的不幸.根据我国"十五"期间残疾人就业的数据为基础,结合残疾人失业现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我国残疾人失业形成原因.通过完善特殊法规、合理使用就业保障金、加强自身素质和劳动能力等措施保证其就业权的实现,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该文论述在目前兵团产业结构变化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 ,如何使经济发展既能保证产业结构向着高级化目标演进 ,又有利于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西方。再就业培训是西方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之一。“失业救济”→“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积极的就业政策”是西方国家再就业培训战略演变的整个过程和基本走向。长期的实践使他们在再就业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今天,历史地探索战后西方再就业培训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趋势,并借鉴其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个人社会化作用于失业的规律在于 :失业主体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失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失业主体的社会化程度越低 ,失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个人社会化作用于再就业的规律在于 :再就业主体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再就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再就业主体的社会化程度越低 ,再就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小。构建再就业的个人社会化机制 ,必须不断提高再就业主体的职业技能社会化水平、就业价值体系社会化水平和职业角色社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城镇女性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就业 ,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是十六大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而城镇失业女性是下岗职工的主体。女性失业 ,不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亦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女性失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工程。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提升第三产业 ,转变就业观念 ,强化支持系统 ,完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