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采用测验法对20名激流回旋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及竞赛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类型分布为:灵活型、亚灵活型为10%;亚稳定型为16人,占总人数的80%;亚易扰型为10%;在认知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与水上运动常模组经t检验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6.601,p<0.01;t=7.557,p<0.01),躯体状态焦虑与水上运动常模组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t=0.244,p>0.05)。主要结论:激流回旋运动员神经类型,亚稳定型居多;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偏低,躯体状态焦虑适宜,状态自信心偏高;在责任感、抱负水平、应付困境能力得分较高,具备了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40侧头预部正中矢状切开标本和60侧下颌骨标本上,按口外翼下颌阻滞麻醉的设计要求,解剖观察了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在翼下颌间隙的位置。测量了从下颌管下缘点和下颌角行口外翼下颌阻滞麻醉时的进针深度和角度。测得从下颌骨下缘点的进针深度为37mm;下颌角点的深度为30mm,穿刺针与下颌支后缘之间的角度为31°。对采用该法行口外阻滞麻醉的解剖学要点,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微电极阵列(MEA),该MEA包含60个独立的电极,其中59个为工作电极,一个为参考电极.工作电极成对排列,每一对工作电极分别包含一个激励电极和一个探测电极.结合外围电路,每一对工作电极的组合都可以实现对电极表面培养的生物组织或切片进行4种状态(激励、探测、同时激励和探测、隔离)的控制.MEA采用PCB工艺制...  相似文献   
4.
曹操历来被当作奸雄的代名词,其实他虽然并不完美,但称之为英雄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有勇有谋,任人唯贤 ,百折不挠,基本实现了平定天下的志向,并且有情有义.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CT图像增强是周围神经三维重建中的基础环节,本文在分析高斯圆模型Hessian矩阵特征值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Hessian矩阵多尺度滤波的周围神经CT图像增强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使似圆形周围神经区域得以增强,抑止其他非圆形区域的干扰,得到较好的周围神经增强图像,为后续的分割与三维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日蚀》为标本,解析杨昭小说写作思想的根源,透视"新现实主义"在新世纪文坛视域下的拓展维度,从而再次观照中国继鲁迅以来对国民性探索的当下性创作。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时常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有效地进行自我保健和一般性治疗。足疗作为这一优点的体现,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射击比赛中,战术运用的好坏与比赛成绩关系甚大。本文根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项目的特点,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运用战术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运用电刺激的方法研究未经训练成年男性的急性运动性疲劳机制。结果表明:在疲劳性伸膝运动后,最大随意收缩力下降17±15%(p<0.001),中枢激活水平从88±7%下降到84±6%(p=0.001),M波波幅基本不变,但电刺激诱发的最大颤搐张力和最大张力上升速度明显降低,半舒张时间延长,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下降19%(p<0.001)。疲劳过程中平均肌电图-力矩比值升高。结论:在未经训练成年男性间歇性大负荷运动导致疲劳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本身均参与了运动性疲劳的形成,肌肉的兴奋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收缩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
有氧运动对大鼠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心率变异性(HRV)和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测试分析方法进行了选取和改进,然后以正常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比较尾动脉血压、脉搏、左室内压、心肌收缩力、心率变异性、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等指标在8周中等强度游泳运动组大鼠和和安静对照组大鼠之间的差异,旨在分析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为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发生改变提供实验证据。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运动组大鼠心肌出现肥大、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心交感神经介导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升高、心迷走神经介导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未受影响、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变异和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变异程度均增加。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血管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调与对抗关系在一个更高的功能层面上建立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