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3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教育   32243篇
科学研究   3221篇
各国文化   281篇
体育   1531篇
综合类   904篇
文化理论   248篇
信息传播   786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1440篇
  2014年   3888篇
  2013年   2944篇
  2012年   3467篇
  2011年   3923篇
  2010年   3525篇
  2009年   3347篇
  2008年   4023篇
  2007年   3027篇
  2006年   2177篇
  2005年   2148篇
  2004年   1774篇
  2003年   1924篇
  2002年   1732篇
  2001年   1458篇
  2000年   1146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创意学习生态系统具有联通资源整合的功能,为教师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发展动能。基于全球化视角,从创新学习生态系统建构生态化职前教师学习体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引入创意生态理念,统整学习资源,开发创意学习课程。将课堂学习、线上学习、社会实践整合,以项目学习为基轴,从五个课程维度开展学习,架构全媒体职前教师学习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这样的大背景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突出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坚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地方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为背景,以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培养生态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5.
6.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冲击,人们对传媒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发展成为其工作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编剧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策划创意的意识与能力。本文对广播电台编剧的社会责任感及其提高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展开策划创意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辞书编纂出版的鼎盛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的出版,<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四大语文工具书先后面世,国家组织人力、物力攻关,大型出版工程取得了划时代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听说课被分成听力课和口语课后 ,多数教师感到口语课很难操作。笔者听了两年多外籍教师的口语课 ,深受启发。其教学内容、形式灵活多样 ,趣味性强。教师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热情 ,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堂上。他们的教法确实给口语课带来了生机 ,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练习说英语的目的 ,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娇 《当代体育》2003,(437):106-107
登山作为一生种运动形式源于十八世纪后期,1786年法国医生哈克斯,巴卡罗和当地水晶石工匠巴尔玛以及卡茂尼克斯首次登上了阿尔卑斯的主峰——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从此拉开了称为阿尔卑斯运动的登山运动的序幕。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登山运动经历了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其他大洲高峰的黄金时代。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和新技术的登山时代。发展至今,登山运动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第一,寻找和选择更困难、更艰险、更富有挑战性的登山路线;第二,登山运动小型化,  相似文献   
10.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