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了解发生运动性低血色素时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对深入研究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长期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肌肉组织中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表明运动训练造成的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肌肉中铁代谢紊乱,肌肉应激性使转铁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增加,以促进肌肉对铁的吸收;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肝脏组织中转铁蛋白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肝脏铁储量增加而导致的转铁蛋白基因表达的适应性的降低有关;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与组织铁代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锌卟啉、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是反映铁贮备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锌原卟啉含量和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血清铁呈高度相关,说明红细胞锌卟啉是反映缺铁性贫血的良好指标,而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含量能更为准确地反映红细胞内和机体铁代谢状况;抗贫血铁制剂复合营养补剂的干预显著降低了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锌原卟啉和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并通过对这些机体铁代谢状况指标的改善反映抗贫血铁制剂复合营养补剂对提高大鼠红细胞铁贮备和维持大鼠铁代谢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程吟梅 《科技通报》1993,9(2):112-114
对肝肾疾病进行转铰蛋白(Transferren简称TF)和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简称CP)测定,结果表明:各组肝炎病人的TF均显著低于正常组,且谷丙转氨酶异常和HBsAg阳性者T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者,TF可作为判断肝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肾炎病人的TF也比正常人低,CP含量各组不一,肝癌患者的CP(52.44±8.73mg%)显著高于正常人(46.75±7.92mg%),乙型肝炎病人和正常组间未见差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CP非常显著低于正常人,故检测CP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和肝癌,同时对临床诊断肝豆状桉变性提供一项可靠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12,33(6):36-38-46
高住低练指在运动员居住在相对较高的海拔高度,接受低氧暴露,同时在平原训练的一种科学化训练方法。多年来,高住低练对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高住低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回到平原后的运动能力,创造好成绩,也得到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认同,高原低氧暴露对人体器官系统机能的影响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表在《Eur J Appl Physiol》2006年第96卷第4期上Paul Robach等人的论文“高住低练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红细胞生成和有氧运动的影响”探讨了优秀游泳运动员在高住低练期间血液红细胞系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进行高住低练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种海水养殖鱼类血清转铁蛋白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云  张春丹 《科技通报》2009,25(6):753-757
采用PAGE技术测定了大黄鱼、美国红鱼、黑鲷和花鲈四种海水养殖鱼类血清转铁蛋白(Tf)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红鱼、花鲈、大黄鱼等三种养殖群体Tf有6种表型,受3等位基因控制;黑鲷有9种表型,受4等位基因控制。美国红鱼、花鲈、黑鲷的血清转铁蛋白杂合体基因型均大于纯合体,而大黄鱼的则是杂合体小于纯合体。血清铁浓度:花鲈〉黑鲷〉美国红鱼〉大黄鱼;铁饱和度:黑鲷〉花鲈〉大黄鱼〉美国红鱼。由此推断,黑鲷的耐低氧能力比其他三种海水养殖鱼类强。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测定转铁蛋白的多种方法,探讨其原理并分析比较了方法的优缺点;简单介绍了转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运动能力关系十分密切.为了探寻营养补剂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影响的规律,本实验以低于WHO标准的运动员为运动性贫血受试对象,在运动训练期间给予抗运动性贫血铁复合制剂,以观察其对其运动员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导致机体铁贮备下降时血清铁蛋白降低、转铁蛋白处于较高水平,且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浓度呈高度负相关,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指标可以反映机体铁贮备状况;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干预后的贫血各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上升,并显著降低了贫血运动员血清转铁蛋白浓度,说明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可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铁贮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夏训对优秀运动员铁调素等铁营养状况以及IL-6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26人(男15人,女11人)参加测试,调查夏训前和夏训后血红蛋白、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白介素6变化情况。结果:夏训后,男运动员组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显著上升(P0.05),总铁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女运动员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夏训可引起运动员炎症因子升高、铁调素升高,导致功能铁不足;铁调素介导的铁代谢紊乱可能是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机体对运动的不适应不仅可能导致铁的丢失,还可能导致铁转运障碍,铁在储铁组织(肝脏、肌肉)蓄积过多,而在耗铁组织(骨髓)又相对缺乏.这种贫富悬殊的铁分布可能是运动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之一.长期运动训练后,如果机体产生运动适应,上调转铁蛋白及其受体的表达或增强非Tf结合铁的转运,那么就会克服铁的紊乱分布,将富铁组织的铁转运到贫铁的骨髓,有利于运动性贫血发生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容的恢复,这可能是运动性贫血呈现一过性、长期运动训练后机体出现低铁而不贫血状态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冯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67-1369
观察了运动性低铁状态大鼠骨髓细胞转铁蛋白(Tf)结合铁和非Tf结合铁摄入的变化.大鼠随机分为6个月的运动组(EG)和对照组(SG).SG平均每个幼红细胞Tf受体数为890 150±164 849个,而在EG为2 175 360±462 737个(P<0.05),但受体的解离常数不受运动影响.EG中Tf的内吞平台和胞内铁聚积速度显著高于SG,胞浆和胞内膜成分中Tf结合铁和Fe(Ⅱ)摄入增加.EG的胞浆内Fe(Ⅱ)摄入的米氏常数值降低;细胞膜成分中Fe(Ⅱ)摄入的最大速度增加.上述结果表明:运动不仅通过增加Tf受体的表达促进Tf结合铁的内吞,而且增强非Tf结合铁的内吞途径.尽管这些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它们有利于运动时血红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