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代的里     
里本源于上古时期有田有居的小聚落,后来随着春秋战国时列国致力于整顿行政区域,提高战备能力,分散的邑居日趋集中,里遂逐渐成为城郭都市中民众的基本居住单位。秦汉在全国推行以郡县制为中心的“大一统”后,里的基层政权色彩越来越浓,里正、父老等于其中训教百姓、组织生产、征派徭役、维护治安,使里在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链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百姓:在奴隶社会中,“百姓”指奴隶主阶级,“百”表示数量,“姓”是族号。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被破坏,有的庶民地位上升变成新兴的地主,有的奴隶主贵族则下降为平民,“百姓”一词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统称。民:奴隶无姓,或称之为“黎民”“庶民”,表示众多之意。董仲舒《春秋繁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