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人从明清时期就开始踏上西双版纳这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从此之后,官、商、兵来此者络绎不绝。查考汉族移民西双版纳的历史,其迁移状况因历史环境的差异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以迁移原因、迁移数量、迁移方式的不同,可将西双版纳的汉族移民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进行论述。通过历史陈述,梳理汉族迁移至西双版纳的脉络,了解西双版纳汉族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格局,为本课题的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清代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加强中央王朝的控制。但在澜沧江以外的地区,包括今西双版纳地区,却仍然以土司制对其进行管理。在今象明乡,西双版纳唯一的彝族乡,清代设置了倚邦土司,通过土司管理彝族等边疆各民族,实现了国家权力在边疆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 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速度呈加快趋势,土地利用强度呈增加趋势,近10年来则更为显著;③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有林地不断减少,橡胶园、旱地和茶园不断增加;有林地为面积减少最多的地类,橡胶园为面积增加最多的地类,轮歇地为增速最快的地类,灌木林地为减速最快的地类;④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转化的地类主要是轮歇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主要的转化方向是轮歇地向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转化,橡胶园和茶园的主要来源是有林地和灌木林;⑤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空间变化较显著的地类是有林地、灌木林地、橡胶园、茶园和轮歇地;有林地呈以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灌木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西退东进、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橡胶园呈以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以景洪市区为中心,北上南进,西拓东扩”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环境知识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态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由于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许多原住民族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环境知识体系。本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环境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展现了傣族传统化中以人为本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自然生态观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5.
As China's major planting base for rubber trees (Hevea brasiliensis),Xishuangbanna in southwest China's Yunnan Province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because the lands suitable for rubber plantations are large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rainforests,the increasing rubber plantations have led to the acreage reduction of the local rainforests. These may irreversibly alternate the loc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systems, producing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on climate. Of them, the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ar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from rubber plantations and those of natural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解放前后因其特有的社会经济形态而引起了特殊的社会历史改革。本文力图去阐释清楚与该地方社会经济形态和民主改革的相关问题,希冀能为人们熟悉和分析这一伟大的社会历史变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全民信奉的宗教,它自传入该地区并逐渐占居统治地位后,至今仍然兴盛不衰。长期以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对整个西双版纳地区人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木瓜榕和对叶榕上昆虫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木瓜榕和对叶榕上共采集昆虫标本88号,经鉴定、整理,访问木瓜榕的昆虫有38种,属于8个目20科和32属,在对叶榕上取食危害的昆虫有7个目22科31属,共37种,基本摸清了两种树上昆虫群落组成特点.两种树上均表现为昆虫种类丰富,害虫所占比例较高,造成损失者多为鳞翅目、鞘翅目及同翅目几个大目中的害虫,并记述了各类害虫的为害部位和症状、益虫的活动情况及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军健 《云南电大学报》2012,14(2):39-40,44
西双版纳外来移民可划分为“自行流入”、“计划迁入”、“有序移入”3个时期和外国移民、国内移民,计划性移民、自主性移民等不同群体,并且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特点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张佳琦  薛达元 《资源科学》2015,37(12):2461-2470
热带雨林是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近年人类活动导致全球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使得保护雨林、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西双版纳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了近30%,大部分转变为人工橡胶林。面对经济发展与不良生态效应之间的矛盾关系,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偿“退胶”是在一定程度上拯救雨林的直接途径。本研究采用土地期望值理论和复利计算法,估算出西双版纳曼旦村橡胶林的土地期望值和森林价值,进而制定出“退胶还林”经济补偿标准,并采用了以20年为年限分期付款、征收/租赁的补偿方式。这一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退胶还林”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和参考依据。为促进“退胶还林”的实施,本文还建议在大规模“退胶还林”计划实施之前,要采取政策和措施,尽可能缓解大面积橡胶林对西双版纳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