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陆康  陆兴华  刘慧 《现代情报》2016,36(7):107-112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为了掌握读者信息需求动态数据。[方法/过程]利用帆布指纹识别与CNZZ两种方法进行读者信息追踪,获取读者信息行为,在法律与道德允许范围内,从获取的数据中挖掘读者需求信息。通过对高校读者的信息行为的特征需求分析,匹配与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并通过网络平台推送至读者。[结果/结论]借助于智能推荐系统,能够促进服务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用以提高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HTTP隧道是各种木马和间谍软件进行网络通信的主要途径,严重威胁了网络安全。比较有效的算法主要是统计指印方法,统计指印采用的特征较少,对训练集的依赖程度较高,算法的稳定性较差。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了网络数据流更多的有效特征。使用决策树分类算法对HTTP隧道数据进行了检测,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决策树算法的稳定性更好,精确度和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西藏错那湖地区基岩、第四纪沉积和风沙堆积的填图和采样,测量其化学元素成分,应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化查明风沙沉积的物源组合及其贡献百分比,从而为错那湖地区更科学地进行沙漠化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指导。分析结果表明:①使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查明了错那湖东侧巴索曲、龙庆南沟和桑曲3个风沙分布区的物质来源,风沙主要来源于湖的东岸和北岸;②错那湖地区风沙的物质来源差异很大,以东岸贡献为主,对3个风沙区的贡献率分别为82.3%、60.4%和10.1%,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减小的趋势;③结合青藏铁路分布可知,东岸物源对铁路的威胁最大,北岸物源仅对铁路以东到山坡的狭长区域有一些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期,巴索曲、龙庆南沟和桑曲3条河流将中上游的冻融、风化形成的细颗粒物质通过流水作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湖滨区域,来年冬春季干燥大风期时,这些暴露的细颗粒物质被大风输送到东侧形成风沙区,基于这一作用机理的认识,认为本地区风沙对铁路的威胁是持续的、长期存在的。因此,在铁路西侧防沙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加强铁路东侧的风沙的治理,并在铁路和山坡之间的狭长地带也设置一些防沙设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数字指纹的功能和特征,分析数字指纹的编码方案及协议,提出一种用于电子书版权保护的数字指纹系统模型,并讨论如何应用该模型进行电子书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质粒酶切、16S rRNA基因扩增酶切、ERIC-PCR)制备DNA样品,使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准备。设计了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比较来找出罪犯的实验环节,从而使得该实验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吸引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INTRODUCTIONDNAfingerprintingisamethodforproducingtheDNAfragmentbandpattern ,specificforthegenomeofacertainindividual.Theproductionoftheindividualspecificbandpatternisbasedonthesimultaneousdetectionofseveralhighlypolymorphic,repetitivegenomicregions,wh…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Web指纹识别方法中识别对象局限于主流Web服务器软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余弦测度下K-means的网络空间终端设备识别模型。首先,设计识别模型和确定验证方法。其次,选取返回的HTTP数据包头部字段和状态码作为终端设备特征,对特征进行提取和向量化后转化为32维特征向量。再次,选取余弦距离函数作为K-means聚类算法中的相似性度量函数。最后,根据识别模型设计实验算法流程,对网络空间中的无标记样本和标记样本进行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识别无线路由器、网络摄像头和智能交换机等终端设备,并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较低的识别遗漏率。  相似文献   
8.
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种场合。基于DSP的指纹识别平台是目前最经济、高效的识别平台之一。本文以一对一的验证系统为模型,研究和设计了基于DSP的指纹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9.
多播、水印、指纹的结合是多播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的协议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多播具有明显的高性能优势,水印通过在数字产品中嵌入版权所有者信息提供版权保护,指纹通过识别泄漏者提供版权保护,Chu提出了一个多播水印协议MWP,但没有研究如何进行指纹编码,因此在识别泄漏者、抵御合谋攻击方面缺乏理论依据,并且从实践的角度看,在原始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MWP不能识别泄漏者,也不能抵御合谋攻击,鉴于此,本文基于指纹码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数据分割方案,改进了MWP协议,改进后的协议在原始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识别泄露者、抵御合谋攻击。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指纹定位方法中无线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以及信号时变特性难以处理的问题,提出利用多种无线信号进行指纹定位的方法,并采用测地线流核(geodesic flow kernel,GFK)的迁移学习方法减轻信号时变性对定位精度的不利影响。首先,通过对多源无线信号特征进行多轮随机采样融合,从而构建多个数据集,获得更丰富多样的指纹特征;其次,对不同时间的指纹特征进行迁移的GFK进行融合,使得迁移从2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最后,使用多个数据集训练基分类器,并从多个基分类器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从而提高位置分类器的泛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定位精度比传统方法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