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839篇
科学研究   14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5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西厢记》与《红楼梦》都歌颂了男女间纯真专一的爱情,批判了门第观念。但由于作品产生的背景及时代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又不尽相同,《红楼梦》较之《西厢记》,其爱情主题更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柳永作为北宋一位著名的词人,写了大量的歌妓词,并因此而名传后世。但这并不能说明柳永和歌妓之间存在着真正的爱情。本文通过多角度的透视,力图说明柳永和歌妓之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创作思想研究、艺术成就及创作心理研究、其他研究三个方面对1994-2003近十年冰心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先生的情诗完成于他自身的生命体验中,经历对爱情萌动的膜拜和恐惧,对婚姻生活的忠诚和诅咒,到对情感越轨的冲突和悲凉3个阶段,其情感始终处在想象和真实,现实和理想的裂缝之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5.
李娃对荥阳生有着难以忘却的爱情,正是这种难以忘却的爱情促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赎罪意识,复苏了尘封的人性,救助了荥阳生。  相似文献   
6.
从高适创作的艺术风格与本诗的形象体系,探索了《燕歌行》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及其艺术表现的结构美和修辞美。并且根据本诗中关于唐军主将本质性格的描写,结合《新唐书》中《张九龄传》、《张守珪传》的记载,明确高适创作此诗决不是为了讽刺张守珪,而是为了讽刺安禄山,由此,《燕歌行》的认识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7.
无正题名图书的CNMARC书目数据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正题名图书(出版物)是CNMARC200字段编制的主要分歧点和难点。本文在明确含义的基础上,从著录方式与著录数量的确定、相关作品连接方式的选择及其检索点的实现、以及责任说明的著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中国FDI数据与国侨办侨资企业数据库进行全面比较和深入研究发现,近年来的中国侨资企业发展大大超过外资成长:新批侨资企业数量连续大幅度增加且大大超过外资成长;新增侨资在全国FDI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侨资企业平均投资额大增,并且在制造业中比重下降;新批侨资企业主要来源地分布较广,位次变化显著.这一转变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侨资企业在一二十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快车上不断壮大,经营规模与产业层次得到提升,与世界企业的差距大大缩小,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这一重大转变在这次研究中首次被揭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政策取向必须随着新的形势变化应适时调整,高度重视侨资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七年之后完成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经过分析,作品中的生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引人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暴露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0.
高艳丽  李方木 《双语学习》2007,(7M):137-139
作为文化上处于劣势的性别,女性积极追求爱与性的权利通常被剥夺,正如《牡丹亭》和《莎乐美》所揭示的,当有个别女性起来反抗时,会遭到各方面的抵制。东方女性杜丽娘郁郁寡欢,终其一生,而西方的莎乐美则能够大胆追求自身欲望。然而,她们的爱有殊途,情却同归,在死亡面前真正得到了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