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王弼"无"范畴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是王弼玄学的核心范畴 ,也是整个魏晋玄学发展中的最基本的概念。王弼的“无”有五种涵义 :本体义、生成义、抽象义、功能义、境界义。这五种涵义又分为三类 ,即本体义、生成义、抽象义的“无”为一类 ,后两种涵义的“无”各为一类。由于“无”的第一类涵义中的生成义和抽象义的矛盾 ,导致了魏晋玄学的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2.
好莱坞无厘头喜剧电影常常因为它的无意义———精神仪式的式微和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转变———受到批评。但是人们没有看到,正是这个“无”给它带来自由和灵感,造就了“有”的生成———狂欢书写的创造力,具体体现在“广场语言、狂欢场景、虚实狂欢”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祝福》通过叙述“我”旧历年底回乡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祥林嫂无辜而悲惨的人生,剖析了启蒙知识分子在实际社会问题和民众疾苦面前无奈、孤独与虚无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启蒙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刘景 《海外英语》2011,(8):340-341
Guided by the "ice-berg" theor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Ernest Hemingway’s short story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It concludes that without any information or interference from the author, the story plainly replays a real-life scen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t conveys thought-provoking themes such as the loneliness, nothingness and dignity in life.  相似文献   
5.
《飘》是一部优秀的美国小说.本文从作者的生平、创作诱因、文本分析等几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解构,把握人生的虚无与成长的孤独的主题意蕴,为全面理解作品提供一种可能的陈述.  相似文献   
6.
虚实关系是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课题,虚实对此显示中国画的意境美。中国画特别强调“布白”,“计白当黑”,其实就是绘画中虚映实的处理手法。书法中也特别强调虚实关系,就是研究点画之间的空白处理。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书画中,“无”比“有”重要,即“虚”比“实”更重要。中国书画中运用空白和虚境创造了一个观众可“坐忘”、“可悟”、可“静观”的幽远境界。  相似文献   
7.
徐珊 《娄底师专学报》2007,(2):102-104,127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里怀着对生命的惊奇,建立了可喜的声色世界,同时在这个形式世界里又并置了悲凉虚无的人生内蕴,形式与意义彼此消解的矛盾促使她的散文呈现一种独特的游离的人生景象。  相似文献   
8.
在时下诸多人文社会科学论著中频频可见"张力"一词,也常见通过揭示某种内在张力来展开论题的论述方式.这一思考进路与整个现代性反思传统显然有着直接关联,因而后者内在的某些理论缺失不可避免的附着在这种思虑方向之上.及时的省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显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两汉学术与思想以求“贯通”为特点,主体“心”在东汉儒学贯通天人与古今中的诠释地位突显了出来。面对东汉以来的社会变乱,党人集团道德实践的失败和魏初文人化儒生的生存困境,使长期作为思想潜流存在的道家登上了思想前台。玄学思想家开始探索人与道的逻辑关系而提出“无”本体论,以此寻求一个更优越、更本源的思想与社会立场,从而把握个人和天下之命运,思想范畴也由儒家的“通”转向玄学的“无”。  相似文献   
10.
《药》的主旨不是批判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带有不彻底性,不是歌颂革命者忘我奋斗的伟大精神,也不是一般性地再现革命者一心为民,却又不为民众所理解的悲剧。作品以“药”为标题,包涵了三层意义:一是指治疗华小栓痨病的人血馒头;二是指夏瑜向庸众进行的思想启蒙;三是指鲁迅对自我病态情感意识的反抗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