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永平 《收藏》2006,(4):147-147
20世纪头20年,吴昌硕在上海乃至全国的画坛,书坛可谓如日中天,无人能出其右,对当时画风的影响相当深远,一时间,学画者络绎,求画者不绝。  相似文献   
2.
顾佳勤 《收藏》2016,(5):40-45
正谭建丞(1898~1995年)号澄园。13岁受业于同乡前辈吴昌硕,并在吴昌硕的基础上另辟新境,亦以"四绝"名重吴越,被李苦禅誉为"江南第一擘"。湖州博物馆珍藏谭建丞84岁至85岁之间创作完成的十多帧家乡湖州风物的书画小品,均绘于边长30~40厘米的小幅宣纸上。画里山水澄和,风物闲美,盈尺之间作画、吟诗,颇具卓识,是谭老对家乡情感的倾注,是画家个人情感的珍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晚清篆刻艺术家黄士陵“平整中见流动,挺劲中寓艉雅”、“外貌呆板,内含奔放”的风格特征和开“黟山派”一代宗师的艺术成就,并就黄士陵与吴昌硕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超 《收藏》2007,(2):88-89
丙戌开岁,笔者闲逛待肆,在老西门一家新开画廊内看到一张山水画(图1),构图雄峻,用笔潇洒,在众多陈列的画作中夺人眼目,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走近一看,不由一怔,画面右上角杨见山的题记向观者陈述了此作的作者,对象及当时北京:“陆君廉夫为昌石仁兄绘《芜园图》,妙在笔底有雄直气,藐翁旁观,俯首至地,并题记。  相似文献   
5.
何循真 《收藏》2007,(12):92-95
作为吴昌硕的关门弟子,王个笑簃或许还不具备其师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形态学意义。但是,作为一位重要的艺术家,王个簃还是我们在艺术研究与收藏中不可绕开的一个话题。王个簃的艺术讲求生、老、拙、辣,但又笔笔藏锋。综观王个簃的艺术之根,他的阅历,他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及目前市场对于其人其艺的认知度,都使人想到那支藏锋的笔——隐之又隐,裹之又裹。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愿本期有关王个簃先生的几篇文章能够洗尽黄沙,并最终使那支藏锋的笔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在2008年显而易见,但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一个现象令人关注,即在所有拍卖的艺术板块中,中国书画的表现一枝独秀,虽然总成交额无法与往年相比,但却是独处风雨、波澜不惊。这说明传统的中国书画一如既往,仍然坚挺,尤其是在美术史上有地位的名家精品,不仅抗跌性强,反而生发出更大升值空间。针对这个现象,浙江骏成拍卖有限公司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策略和方向,毅然放弃了油画、雕塑专场的拍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国书画的征集上。  相似文献   
7.
回味大师     
朱浩云 《收藏》2009,(7):14-16
20世纪中国画坛,高手流派之多。绘画题材之广、技法画路之宽,成就影响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而如果要选出20世纪中国画坛不可替代的画家,那么笔者认为,张大千、徐悲鸿、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六位画家定是其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15,(4):18
  相似文献   
9.
沙伟 《收藏界》2014,(4):94-99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交替时期出现的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一生与梅结缘,其画坛生涯即是从学画梅开始。老家浙江安吉彰吴村村外十里处,有一条两岸遍植梅花的小溪名“梅溪”,打小吴昌硕就常以钓鱼为借口,到此赏梅,为日后画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沙伟 《收藏界》2014,(6):109-114
唐云(1910-1993年)是继任颐、虚谷、吴昌硕,以及黄宾虹、吴湖帆和贺天健之后,“海上画派”中举足轻重的代表大家、一代宗师,与江寒汀、陆抑非、张大壮并称为“海上四大花旦”。他的绘画风格俊逸潇洒,笔墨清丽洒脱,并且兼各家之长,而自成一格,被誉为“当代唐伯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