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播别人的稿子到自编自播,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发现:如果一组节目是一篇文章,那么串联词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写好了,可以给整篇文章锦上添花;写砸了,就可能功亏一篑。因此,多年来我一直注意串联词的运用,有点心得和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2.
【精典例题】 学校举行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有文采。(6分)  相似文献   
3.
周益方 《现代语文》2010,(6):138-141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根据Holliday的相关理论,探究了串联词的概念、语篇以及人际三大语用功能,并以此为契机分析了串联词的引导、介绍以及交流三种构成类型。从语用功能和构成形式来诠释串联词这种全新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串联词属于新闻导语的范畴,它赋予了新闻全新的生命力,避免在一档栏目中各条新闻出现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民生新闻主要是播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更要求播报的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串联词在整个民生新闻节目的编排中作用十分突出.在撰写电视民生新闻串联词时应当遵循三大要素:"情"字当先,"联"字为重,"和"字切记.  相似文献   
5.
串联词又称为"框架语言",包括开场白、应变语、终结语、衔接语等几大类。通过列举不同角度的生动的主持实例,作者进行了点评式分析,简要地总结了节目主持人"串联节目"语言特点:新颖性:巧妙转换,有机衔接;沟通性:稍加点评,引发共鸣;服务性:扩大视野,补充信息;艺术性:讲究格调,语言简洁。  相似文献   
6.
所谓串联词,就是把前后两条新闻链接起来。串联词不同于新闻导语,新闻导语内容仅与本文有关,而串联词有所不同,它既要承上又要启下,使新闻在电视画面和语言表达的更替上具有连贯性。  相似文献   
7.
赵伟东 《新闻传播》2004,(10):53-54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成功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要建立起一个由“报道的信度”、“串联的情度”、“提问的力度”、“评论的深度”所组成的四维空间,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收放自如、情理并重,从而促使大众传播有效性的最终达成。  相似文献   
8.
薛惠 《声屏世界》2006,(10):24-24
新闻评论历来被视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电视台纷纷着力把新闻评论打造成了独立的板块,这种具有综合视听语言表现力的评论形式,深受观众喜爱。然而,电视新闻短评却被不适当地忽视了,尤其是在“说新闻”成为一种时尚后,新闻短评更是退而成为串联词的角色,且仅仅被视为“串联词的一种”。其实,电视新闻短评和“说新闻”中的串联词是有区别的,表现为:——首先是功能不同。新闻短评的功能在于透过繁杂的新闻事件,运用辩证的方法,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以及发展规律,给受众以理性思考和积极向上的引导。而串联词的主要功能则是“串”,是把一个档的若干…  相似文献   
9.
每一条看似独立的单篇新闻之间,其实往往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找到新闻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整档栏目的编排上进行巧妙的串联,这就是新闻串联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