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9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837篇
教育   34084篇
科学研究   6822篇
各国文化   150篇
体育   1034篇
综合类   1456篇
文化理论   283篇
信息传播   1212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635篇
  2019年   569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842篇
  2015年   1532篇
  2014年   3964篇
  2013年   3267篇
  2012年   3966篇
  2011年   4205篇
  2010年   3703篇
  2009年   3946篇
  2008年   4338篇
  2007年   3309篇
  2006年   2951篇
  2005年   2883篇
  2004年   3303篇
  2003年   2812篇
  2002年   2155篇
  2001年   1557篇
  2000年   1085篇
  1999年   589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力求渗透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层次性,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围绕教学内容,加强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增强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语文学习天地,采取多样性,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加强情感教育,渗透人文性,增强人文关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3.
《考试周刊》2018,(19):4-5
PBL模式强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过程,通过协作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在相对自由开放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教育者更有充足的理由、广阔的空间、充分的自由运用有效地教育教学模式,如PBL模式来实现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语文教材的入选篇目及对具体作品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中国现代国民人格的塑造与形成。今天的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要着力培养有个性、有创造力、有独立思想、有人文情怀的现代国民,而在这一方面,现代文学经典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高等教育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 ,都是现代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欲实现特定目标 ,发挥特有功能 ,必须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并重。为此 ,必须注意预防观念领域里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惟智主义倾向 ,纠正重理轻文现象。同时 ,人文教育和社科研究应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 ,为实现整合并重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的人文建设--从图书馆的三个实例谈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许多实惠、高效,进而促使管理层不断追寻更高新的设备和技术,并认为图书馆一旦解决了这些硬件,就可以高枕无忧,从而忽略了管理结构中的人文要素;忽略了着重于人的价值取向的人文文化,对具有价值中立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健康走向,有首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三个图书馆实例,来说明图书馆人文与科学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的检索工具组织法和编目手段组织法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图书馆工作在组织与管理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的新发展、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分析了宁夏政府上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宁夏政府上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慰慈 《图书馆论坛》2003,23(6):13-19,55
阐释了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信息化的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信息环境建设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