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5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感情,或谈论艺术见地,或咏叹画面意境。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诗歌借助书法,与绘画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映生辉,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成为中国画的艺术特色。题画诗源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学术界持北宋者居多,也有学者认为北宋以前的许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虽不题在画上,但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诗。杜甫就曾有许多咏画诗,被后人认为是题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我的探讨新闻实务的作品<采访述要>出版后,社会反响有一点超过我的想象,给了我进一步研究亲闻实务的信心,学校在那一年给我安排了"深度报道"的课题和课程,给我提供了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度"学习、应用、传播、整合、检验、改进、提高的平台,促使我在"深度报道"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深思考、深呼吸、深探微.  相似文献   
4.
《南州六月荔枝丹》要说明的内容很多,但作者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既有很强的逻辑性,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6.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在这篇文章里,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一段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接着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开头评论道:“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作者的言下之意,”壳如红缯”的比喻是不够恰当的,“粗糙”的荔枝壳和“滑润”的丝织物怎能放在一起作比呢?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几岁起开始吟诵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现在已成为了我对月光眷恋和向往的一个理由。我不喜欢日光,太刺眼,似乎有几分狂妄的意思。日光的灼肤之痛,我是体会过的。朝阳和夕阳虽美,但出场与谢幕都太过隆重,是不是有些做作了呢?而月,却总是那么恬淡,不知不觉就挂在了天边,又不知不觉和你道别。  相似文献   
8.
冬日之歌     
当秋的歌告别了我们,冬带着无言的微笑向我们走来。它的歌不像春的希望、夏的热情、秋的萧瑟,它带来的是一首淡淡忧伤的歌。当最后一片叶子从树上飘落到我手上的时候,我不禁感慨冬还是来了。冬的美是原味的,当大地镶  相似文献   
9.
六月,道别离     
小LIU 《中学生百科》2011,(12):35-36
六月的阳光,炙热难耐,突然问一场大雨,给整个城市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伴随中考最后一场结束,这场雨,停了。  相似文献   
10.
捧着妈妈的手 连眼泪也心疼 止不住落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