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衍和沈曾植均为近代同光体之代表诗人。作为同光体的理论家,陈衍最重要的诗学主张就是所谓"三元说",即学诗应该以盛唐开元、中唐元和、北宋元祐诗人为楷模。然沈曾植在与陈衍论诗、得悉陈衍"三元说"内涵并为之诠释后,又提出"三关说",即学诗应该打通"三关":宋之元祐、唐之元和、晋之元嘉。过去讨论同光体,着重在其成员创作和理论的共性特点,对其间所存在的差异,论述不多。其实,作为近代人员最多、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内部无论创作,还是理论,都有差异,尽管他们都集结在学宋的大旗之下。陈衍"三元说"与沈曾植"三关说"的差异,首先是学习的对象不同,"三元说"有开元,而"三关说"将其易为元嘉;其次是学习的时序不同,"三元说"是顺下,"三关说"是逆上;再次是学习的内容不同,"三元说"仅局限在诗歌的范围内,而"三关说"则将写诗之功夫,拓展到儒学、玄学和佛学,即学术的范畴,同时,又与时代之现实内容挂钩。  相似文献   
2.
严复与"同光体"成员关系密切,他与郑孝胥的交往长达数十年,与陈三立相见较晚但惺惺相惜。严复诗风亦受"同光体"影响,可谓宋诗派外围成员。在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上,严复与"同光体"成员也多有契合之处。从严复和郑孝胥、陈三立等"同光体"成员的交往亦可窥见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近代士大夫的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同光体"在诗歌艺术风格上与贾岛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在创造诗歌的意境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这与他们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同光体诗论的代表人物陈衍继承和发展了宋诗学.陈衍特别继承了宋诗的通变观,并在此指导下,能够别开生面,去探索、开辟新的诗学体系.无论是从贵在通变,还是从追求不俗,或者是从崇尚人格方面来看,陈衍的诗论都传承了宋代诗学的不少特色.  相似文献   
5.
同光体诗人与贾岛都生活于动荡的年代和混乱的政局中,有济世之志而无用志之机,这便是他们诗歌产生的相似的社会背景;而他们自身的经历和心性则决定了他们的创作取材的狭窄而将主要的心力放到诗艺的研炼上,体现出相类的诗歌意境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范伯子在晚清诗学发展图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被标举为桐城诗派的拓展光大者,且屡屡被援引为宗宋诗派的一面旗帜.震荡开阖、蜿蜒夭矫的诗作为范伯子赢得了"精者直掩涪翁"[1]的美誉,也奠定其岿然灵光的诗坛地位.同时,在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十三代爝火不息、薪传赓续的诗文传承中,范伯子更是以其诗作雄视江表,在晚清诗坛屹然自成一家.饥凤悲时、孤麟泣遇的人生遭际奠定了其恢谲怪玮、兀傲不群的审美基调;"万家忧乐尽关心"与"一世澄清须满志"的胸襟器识,又促使其形成了"凡作诗,必处处有当时在,方不浪费笔墨"[2]的诗学主旨.作为连接桐城姚氏与义宁陈氏这两大文学世家的桥梁与纽带,范伯子标格清俊的文化品格与超逸绝尘的诗学成就,无疑是构建这种精英文化圈的基点.在范伯子的诗学体系中,没有界唐分宋的狭隘门户之见,更多地体现出古典诗学总结期转益多师的集大成特点."唯有参之放炼间"是范伯子讨源溯流的诗学抉择;"独树一帜非羞颜"才是其一生所恪守的诗学信条,也是其跨越前贤、别营都聚、以成伟观等诗学理念的集中凸现.  相似文献   
7.
林庚白是南社中反同光体的健将,其言辞之犀利不下于厌恶遗老的柳亚子.然林庚白曾为同光体领袖陈衍的学生,学诗从同光体入手,本为闽派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8.
<疑庵诗>十四卷,诗作既夥,思想内容丰富多彩、艺术风格摇曳善变.因而在诗歌流派众多的近代诗坛,许承尧究属何派,学界观点不一,或谓属于诗界革命派,或谓与南社更为接近,但都似欠妥.其诗既兼收并蓄、熔铸各派,又匠心独造、自成一统;其人则不为任何诗派所牢笼,是卓然自立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界关于范当世的研究大致涉及其生平、思想与性格、诗学主张和文章特色、诗作研究四个方面。了解研究的概貌和现状,不仅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范当世研究有一定意义,而且或能有助于考察目前面目尚显模糊的晚清文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诗学渊源、对宋诗的态度两方面探讨了范当世的诗学理论主张后认为:范当世的诗学主张渊源于桐城派诗论,同时又与当时盛极一时的宋诗派诗论有密切的关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范兰世在桐城派和同光体诗派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