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编者按     
我刊从2003年起开辟学术专栏,第一期以中国历史小说研究为议题,第二期以中古文史为议题,第三期以《聊斋》研究为议题,第四期以明清诗文为议题,2004年第一期以文言小说研究为议题,第二期以汉以前文学文化研究和吴伟业研究为议题,  相似文献   
2.
眭骏 《图书馆杂志》2007,26(4):70-72
《吴诗集览》是清代学者靳荣藩对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的诗集所做的一个笺注本。本文对其成书原委及所见之相关版本作了一番考述。  相似文献   
3.
吴伟业的两篇集外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又号鹿樵生,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清初文学家。不仅以诗歌著名一代,而且擅词曲,工书画,并有传奇和杂剧行世。吴氏的专集,最早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刻的十卷本,后有《梅村集》四十卷,由他的学生顾湄编定,刻于清康熙九年(1670),收进《四库全书》。清末宣统年间,董康在北京购得一部《梅村家藏稿》抄本,共六十卷,其中有朱笔校注,称“先大夫”云云,显然是吴伟业之子的手笔。所收的诗文,溢出四十卷本百余篇。董康将此本整理后收入《诵芬室丛刊》,于宣统三年刻印…  相似文献   
4.
吴梅村祧继云间诗派主张,力主"盛唐元音",后期诗歌则"渐涉宋人藩篱".这种转变并非直接受钱谦益影响,而主要是源于他对明"前后七子"复古得失的认识,同时又受到了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的影响,反映着明清之际文学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总趋向.正是这种趋向,为清诗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5.
《绥寇纪略》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吴伟业纂写的一部史学著作。由于其史料来源可靠,基本尊重历史事实,在体例上也力求创新,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末清初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6.
清初士人(包括众多遗民)心态相当复杂:一方面他们缅怀前朝故君,故国之思强烈而执著;另一方面随着亡国日久、新朝渐稳又不能不牵念于现实利害,这使得他们在仕与不仕的问题上艰于选择与彷徨不定。顺治中期,著名诗人吴伟业即处在这一矛盾困惑之中,所撰《秣陵春》传奇也由此混合着执著与彷徨的双重内涵,客观上展示了清初士人的普遍心态。迄止目前,学者们多关注吴伟业的诗文,对其剧作则研究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相似文献   
7.
吴伟业在创作《圆圆曲》时,采取的是一种开拓性的叙事手法,采用“复调”的叙述,时空的跳转,淡化了的讽刺意味。“反讽”的应用,表现出作者创作时的两难境地。本文从《圆圆曲》艺术形式之叙述人的变化和叙述时空变换的角度分析《圆圆曲》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8.
吴伟业的一生可谓憾恨繁多,其历经宦海沉浮、国破家亡、仕清失节等痛苦。面对痛苦,吴伟业采取诗书遣愁、戏曲遣闷、逃禅清悟、翠微忘忧等方式进行解脱。可是他无法超越自己所看重的价值尺度,最终仍是抱愧而终。  相似文献   
9.
吴伟业与以王锡爵之孙王时敏为代表的太仓望族王氏,三世交往,关系密切。吴伟业编选《太仓十子诗选》,时敏之子王揆、王撰、王扌卞、王摅占“十子”之四席,王揆、王扌卞、王摅且是他的弟子。“太仓十子”之外的时敏长子王挺,亦为其门人。又,时敏之子、锡爵之曾孙王扌炎与伟业亦有交往。吴伟业与王氏等高门交往密切,除了文学、艺术上趣味相投外,亦有其政治需要。  相似文献   
10.
数的韵味     
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个、十、百、干、万、亿,不仅能用于数学中的记数,在诗歌、对联、书信、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字入联、入诗,构思精巧,用字奇特,内涵深邃,诗意盎然,别具韵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能起到意想不到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隽永的印象。请欣赏:一、写景抒情的数字诗《西游记》第三十六回有这样一首诗:"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干洲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宫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