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教育   3370篇
科学研究   4984篇
各国文化   67篇
体育   413篇
综合类   190篇
文化理论   159篇
信息传播   647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637篇
  2012年   801篇
  2011年   945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953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857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64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81篇
  1989年   29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体育产业从公益事业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中多大成分是公益,多大成分是商业,这个问题也导出了国家在体育公益事业上的投资与产业商业投资之间的合作、冲突和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其实体育产业中的公益投资与商业投资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可以相互融资,或者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保证两种投资关系的合理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意义] 面对多学科领域、多类型用户的专题情报服务需求,建立专题情报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专题情报分析的流程化和智能化,同时对融入专家智慧的专题情报分析过程数据进行管理,丰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需求响应速度。[方法/过程] 在调研已有相关研究与实践分析基础上,提出平台设计思路、建设框架,对平台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剖析。[结果/结论] 专题情报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平台已建设完成。平台集成了多来源多类型数据,打通了从数据到分析的服务链条。嵌入了多种情报分析方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多维多层次分析服务。能够对分析过程和情报分析人员历史积累数据进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图书馆职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王子舟2000年提出的“知识集合论”分析讨论了图书馆的四项社会职能:传递科学情报;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阐述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指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适应网络环境就必须调整馆藏结构,建设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积极拓展图书馆传统服务,创新现代化情报咨询服务,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历年来信息素养研究进行了逐年统计,从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论问题、信息素养教育和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之后,出版的分销领域是受到冲击的经济领域之一,对于这个认识,出版界在加入WTO之前似乎已经就明确了。于是一些出版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自有的分销渠道,来抢占市场的终端客户。但多年来出版业的分销系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渠道的管理过程中碰到太多的问题,如利益冲突、分销效率、信誉危机等。目前这种模式已基本瓦解,而新的分销系统并没有成型。有一个现象也许特别值得关注,国内的出版业在自建渠道上特别舍得投入,而国外的出版公司似乎更多的是维护和管理渠道。显然这不是资金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里面有对未来市场…  相似文献   
9.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关系浅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在分析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的共性和相异性的基础上,论述两者之间的交叉、互融关系,并提出建立一种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