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平妖传》是我国一部早期长篇白话小说,对其版本系统的梳理不仅是深入研究作品的基础,更涉及早期长篇白话小说的成书、流变以及筒、繁本承递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创办了新式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旨在培养有"经世致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书院提倡德才兼备;主张因材施教,自由探讨;强调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学术研究和教学相结合;确立破旧立新、推举学长的教学体制.倡导了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清末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版本有"高石山房本"和"富春堂本",在刊刻时间上,它们均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世德堂本《西游记》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之间在故事主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故事结构和语言表述上存在着互文现象。这种若离若合、或明或暗的互文性表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吸纳了当时"西游"故事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多地受到了世德堂本《西游记》前文本的影响。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向世德堂本《西游记》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稚拙、简单、趋同的互文现象表明,"西游"故事与"目连戏"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地演绎,特别是因同台连缀演出,使两者神奇般地形成了相互融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孙麒 《图书馆杂志》2007,26(11):73-76
宗文堂本<艺文类聚>刊印年代问题,学界历来存在争议.由于此本之传世印本多被书贾割去跋文及落款以冒充早期刻本,故清代藏书家多视其为元刻;近代傅增湘先生据字体及雕工风格,认定其为明刻;建国后发现该本有完整跋文,落款为"明嘉靖九年".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宗文堂本<艺文类聚>与现存最早之南宋本、与其关系最近之胡缵宗本比勘结果,发现不能仅据跋文落款,即断定宗文堂本<艺文类聚>刊于嘉靖九年,其具体刊印年代仍待进一步研究.研究中亦发现宗文堂本<艺文类聚>所据之底本别有来历,或为一未知宋元旧刻.  相似文献   
5.
6.
《百川学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的、综合性丛书,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丛书编撰体例的成熟,对后来丛书的编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丛书之祖,在我国丛书编撰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百川学海》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版本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以朴学教学为宗旨,不同于当时专为科举而设的其它书院,教学内容以经史考据学为主,兼及文学等其它学科,而两书院的文学教学有着明显的朴学特色;两书院延请朴学名家入院教学,选择志在实学、有实学基础的学生入院肄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朴学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阮元是清代乾嘉道时期的名臣、著名学者,于嘉庆二十二年八月(1817年)至道光六年夏(1826年)任两广总督。其间又多次兼任广东巡抚、学政以及粤海关监督等职,对清代嘉道年间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抵御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加强海防、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方面;而最重要的是对岭南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海堂的创立。学海堂继承两汉以来的学术传统,在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上均有许多创建,它不仅是一所"专勉实学"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发表学术成果、促进学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出版机构,对岭南地区的教育、学术文化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9.
梁辰鱼的《浣纱记》存的明刊本有7种,富春堂本《浣纱记》是刊刻时间较早的一种本子,带有浓厚的民间演出本色彩;《六十种曲》本则刊于较晚的明末,是《浣纱记》的定本,体现着文人的审美趣味。富春堂本与《六十种曲》本的《浣纱记》在整体的故事情节上并无出入,两版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体例及曲词内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家所制的《广韵反切上字表》几乎都以泽存堂本为底本,然所得结果仍有些微差别,难以尽善尽美。有些基本问题,如小韵总数、切上字总数、混切具体情况等,权威说法都不完善,甚至具体归字参差不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版本校勘e、xcel统计、历史比较等方法,系统性穷尽性地清理泽存堂本《广韵》,为《广韵》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及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