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加拿大采用中央和地方相互配合,以分权为主的模式,逐步建立起完备的研究诚信体系。这套体系结合积极和消极两种取向来界定研究诚信,详细规定了调查研究不端行为的基本程序和负责主体,对揭发研究不端行为的检举人设计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同时也主张以培训和教育来提升各研究者的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底,吸收了控辩均衡理念的《新律师法》修订完成,于2008年6月1日实施。这一法律的修订体现了我国司法改革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效,保障了律师在诉讼中的权利,控辩双方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愈加趋于平等。笔者认为此举使得司法独立这一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也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了公民在适用法律时人人平等的刑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4.
号称曾经拥有“数千万弟子”的“中功大师”张宏堡,在觉寂多年之后,突然重现公众视野。只是当年呼风唤雨的风光已然不再。他的最新亮相,是在美国加州的法庭上,作为五项刑事重罪的被告  相似文献   
5.
重庆打黑期间,黑老大龚钢模检举律师李庄教唆作伪证。李庄受审时,许多人怀疑龚钢模可能因检举行为被承诺从宽处理,但真相至今无法求证。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法庭上,嫌犯与检察官的这类幕后交易若被问及,检察官必须如实相告,否则的话,输  相似文献   
6.
阿兰 《科学生活》2011,(12):30-32
手机操控方式的新纪元从“触摸”开始 人们对于屏幕触控技术并不陌生,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大多有触摸屏功能,很多医院、图书馆等的大厅都有这种触控技术的电脑,支持触摸屏的手机、MP3、数码相机也很多。但是这些已经存在的触控幕都是单点触控,即每次只能识别和支持一个手指的触控、点击,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点被触碰,就不能做出正确反应,而多点触控技术能把任务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时采集多点信号,二是对每路信号的意图进行判断,也就是所谓的手势识别,从而实现屏幕识别人的五个手指同时做的点击、触控动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被害人陈述这类法定证据的提供主体。本文对被害人控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对其客观真实地提供被害人陈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完善被害人陈述制度,以达到既加强被害人的人权保障,又防止被害人因当事人地位所享有的诉讼权利过多影响其陈述的客观真实性进行了初步地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师不良情绪的危害及自我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秀艳 《辽宁教育》2004,(12):12-1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了解不良情绪的危害及其自我调控方法,进而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工作质量,维系身心健康,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战,也是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立法所规定的内容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收集到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之后"未提交"的制度空白成为制约"申请向控方取证"制度运行的关键因素。由此可以推断"申请向控方取证"制度在辩护方自身和向检法机关申请两方面都将存在实施困境。公权力救济无效和侦查阶段控辩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所导致的辩护方力量孱弱是上述困境出现的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要彻底改变此这一困境,就要提高审前程序辩护方地位,同时营造发挥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发挥作用的空间,遏制侦查机关的权力扩张;在审判程序上提高法院地位,实现审判中立;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诉讼程序和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0.
证据展示是在庭审前控辩双方交换证据、相互获取有关案件信息的制度。旨在“整理争点” ,增加对抗 ,体现公正 ,兼顾效率。司法实践中 ,控方从法院“交换”取得辩方展示的拟在法庭出示的证据后 ,以核实为名 ,进行反调查 ,又获取与辩方观点相反的新证据 ,并运用于诉讼。这种旨在达到自己诉讼目的而违背刑事诉讼原理 ,破坏法定程序 ,影响客观、公正 ,降低诉讼效率的做法 ,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